[实用新型]电器元件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29567.X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4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余佳;樊帆;熊建国;张文科;武连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02 | 分类号: | H05K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廉振保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器元件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器元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模式转换器的过线孔较少,所有的电线需穿过仅有的一个或两个过线孔,而对于电器元件较多的模式转换器,电线的布局与走线变得非常杂乱,安装操作尤为不便,而且容易发生电线插错现象,一旦插错,会造成严重的设备故障,此外还给故障的排查与维修带来不便。
例如,在图1所示的电器元件安装结构中,多个电磁阀3整齐地排列,但其数量较多、安装操作的空间较窄,而且每个电磁阀3都有线路引出,这些线路都必须穿过电器元件安装板1。电器元件安装板1上形成有过线孔,如果所有的线路都从过线孔通过,然后再分别连接到四个电路板上,不仅会使线路布局杂乱,而且容易插错。此外,也会给排查电磁阀3故障以及检修维护工作增加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线路布局清晰的电器元件安装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器元件安装结构,包括电器元件安装板和多个电路板,多个电路板安装在电器元件安装板上,且电器元件安装板上形成有多个用于电磁阀过线的第一过线孔,每个电路板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过线孔。
作为优选,多个电路板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列,且相邻两个电路板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过线孔。
作为优选,电器元件安装板上还形成有用于供除电磁阀以外的其他电器元件过线的第二过线孔。
作为优选,其他电器元件包括电子膨胀阀和/或感温包。
作为优选,电器元件安装结构还包括与每个电路板对应连接的至少一个电磁阀,该至少一个电磁阀引出的线路由与该每个电路板对应的那个第一过线孔中穿过。
作为优选,该至少一个电磁阀上分别形成有与该每个电路板上的插槽对应的标记层。
作为优选,该至少一个电磁阀引出的线路捆成一束。
作为优选,该至少一个电磁阀引出的线路通过线扎捆成一束。
作为优选,电器元件安装结构还包括过线胶圈,每个第一过线孔内分别安装有一个过线胶圈。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将电磁阀的线路分别通过与该电磁阀对应的电路板所对应的第一过线孔引出后再连接到电路板,从而使线路的布局更加清晰,避免了线路的混乱,只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电器元件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器元件安装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器元件安装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器元件安装板;2、电路板;3、电磁阀;4、第一过线孔;5、第二过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考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器元件安装结构,包括电器元件安装板1和多个电路板2,多个电路板2安装在电器元件安装板1上,且电器元件安装板1上形成有多个用于电磁阀3过线的第一过线孔4,每个电路板2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过线孔4。
这样,可以将电磁阀3的线路分别通过与该电磁阀3对应的电路板2所对应的第一过线孔4引出后再连接到电路板2,从而使线路的布局更加清晰,避免了线路的混乱,只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特点。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多个电路板2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列,且相邻两个电路板2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过线孔4。这样,每个电路板所对应的线路可从其对应的第一过线孔处穿过,从而使整个过线布局更加合理而清晰。
优选地,电器元件安装板1上还形成有用于供除电磁阀3以外的其他电器元件过线的第二过线孔5。优选地,其他电器元件包括电子膨胀阀和/或感温包。这样,其他的电子元件,例如电子膨胀阀和/或感温包等可以通过第二过线孔5过线,从而不会影响电磁阀的过线。
优选地,电器元件安装结构还包括与每个电路板2对应连接的至少一个所述电磁阀3,该至少一个所述电磁阀3引出的线路由与该每个所述电路板2对应的那个第一过线孔4中穿过。这样,每个电磁阀3都有与其对应的固定的过线孔,使过线布局更加清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95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