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两边翻盖的手机套壳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29664.9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5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晓琦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A45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边 翻盖 手机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套壳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可两边翻盖的手机套壳。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加速发展,科技美容这一行业做为新型产业新生而出。时尚IT品牌随着市场的多元化发展。针对手机品牌和功能的增加而呈多样化,将手机保护壳按质地分有皮革,硅胶,布料,硬塑,软塑料,绒制,绸制等品别,手机保护壳不仅作为装饰品让您的手机成为一道风景,更为保护您的手机,防摔,防水和防震。
手机保护壳发展到现在,已不再是单纯的实用商品。随着手机在年轻群落中的普及,几乎每一个追求时尚的年轻人都希望拥有一部独一无二的手机。给手机美容逐渐成了他们展示个性的一种方式。为了迎合这种趋势,手机保护壳生产商又推出了许多做工更为精良,色彩图案更加别致的产品。这使得手机保护壳的类型更加多元化。
然而,目前的手机保护壳多种多样,有半包覆式和全包覆式两种,半包覆式的保护壳仅仅包住手机的外框,这种方式不能对手机进行全面保护,全包覆式的保护壳采用翻盖式结构,虽然可对手机进行全面保护,然而,翻盖式的手机外壳仅能往一边翻转,使用较为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两边翻盖的手机套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手机外壳仅能往一边翻盖使得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可两边翻盖的手机套壳,包括有底座、底板和盖板;该底座具有一收纳手机的容置腔,该底板的一侧边可左右翻转地与底座的中部位置连接,底板的另一侧边与盖板连接,该盖板盖住容置腔的开口。
优选的,所述盖板通过皮套连接底板,盖板和底板均包裹于皮套内,且皮套覆盖住底座的底面。
优选的,所述盖板通过磁吸件与底座相互吸引定位。
优选的,所述底座为塑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利用底板的一侧边可左右翻转地与底座的中部位置连接,底板的另一侧边与盖板连接,使得盖板可两边翻转而盖住容置腔的开口,以适合不同使用者的习惯,产品使用更加方便和灵活。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合上状态下的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底座11、容置腔
20、底板30、盖板
40、皮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底座10、底板20和盖板30。
所述底座10为塑胶材质,该底座10具有一收纳手机的容置腔11。
该底板20的一侧边可左右翻转地与底座10的中部位置连接,底板20的另一侧边与盖板30连接,该盖板30盖住容置腔11的开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30通过皮套40连接底板20,盖板30和底板20均包裹于皮套40内,且皮套40覆盖住底座10的底面。
以及,所述盖板30通过磁吸件(图中未示)与底座10相互吸引定位。
使用时,将手机嵌于容置腔11中固定,然后,根据需要将左右翻转盖板30使得,盖板30盖住容置腔11的开口,从而盖住手机,手机被保护在容置腔11内。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是:通过利用底板的一侧边可左右翻转地与底座的中部位置连接,底板的另一侧边与盖板连接,使得盖板可两边翻转而盖住容置腔的开口,以适合不同使用者的习惯,产品使用更加方便和灵活。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晓琦,未经吴晓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96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充电功能的手机壳
- 下一篇:基于移动互联网智慧社区的交互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