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控温技术提高凝汽器真空节能优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31144.1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9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斌 |
主分类号: | F28B9/10 | 分类号: | F28B9/1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陈扬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技术 提高 凝汽器 真空 节能 优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低发电设备机组煤耗的环保节能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智能控温技术提高凝汽器真空节能优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内经济持续低迷,发电装机容量远远大于电网负荷,电网旋备负荷增大,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明显下降,各发电企业之间的竞争更为严峻,单位生产成本升高,同时随着电力系统改革可能出现的竞价上网的趋势,降本增效关系到一个发电企业能否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而对于发电企业降本意味着必须从源头想办法,那就是用一切办法来降低煤耗,降低发电成本。
部分电厂运行时发现,凝汽器真空严密性合格的情况下,汽轮机背压仍比设计值高,夏季时更是如此;分析研究认为,上述问题都属于真空泵进口气体温度过高引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控温技术提高凝汽器真空节能优化装置,该装置可以吸收气汽混合物里面的水蒸汽,降低真空泵进口气体温度,提高了真空泵的抽吸能力,提高了凝汽器的真空,降低了机组煤耗;既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又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控温技术提高凝汽器真空节能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吸收罐、分离罐、蒸汽吸收器、雾化器、除氧器和智能控制装置,在吸收罐上设有气体出口、雾化水进口、气汽混合物入口、气水混合物口和不凝气体口;蒸汽吸收器和雾化器设置在吸收罐内,且雾化器位于蒸汽吸收器上方;雾化器与雾化水进口连接,蒸汽吸收器与气汽混合物入口连接,气体出口与真空泵连接;气水混合物口和不凝气体口与分离罐的上端连接;除氧器设置在分离罐内,在分离罐上设有冷凝水出口,冷凝水出口经套筒式水封疏出;智能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电动调节阀,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气体出口处,电动调节阀设置在雾化水进口处。
进一步,所述气体出口位于吸收罐顶部,雾化水进口位于吸收罐上部,气汽混合物入口位于吸收罐下部,气水混合物口和不凝气体口位于吸收罐底部。冷凝水出口位于分离罐下部。
本实用新型中,当一定压力的除盐水经雾化进入吸收罐内,经压力和速度能量转化,水蒸气经与冷水进行直接接触式混合,蒸汽瞬间冷凝成水,气水混合物经底部的气水混合物口输送到分离罐。在分离罐上方除氧器上分离不凝气体后,热水自流进入分离罐下部,由冷凝水出口经套筒式水封疏出。
来自凝汽器的气汽混合物以切向方式进入装置,使混合气体沿装置体内壁螺旋式旋转并与雾化水逆流充分接触,混合气体内的水蒸汽凝结成水。
混合气体内的剩下的空气在降温同时从装置顶部流出,继续经抽空气管道进入抽吸设备。从而实现提高了抽吸设备的工作能力;
本实用新型可以吸收气汽混合物里面的水蒸汽,提高了抽真空设备的抽吸能力,提高了凝汽器的真空;提高机组真空,实现降低机组煤耗。既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又节能环保,具有如下特点:
1、100%回收气汽混合物中的水蒸汽。
2、智能控制出气温度。设备可根据装置气体出口温度和压力,智能自动调整雾化水量。维持好最佳气体温度,可以使抽吸设备运行更安全,抽吸能力最佳。
3、设备全自动运行,开车运行后无需操作,真正做到无人值守。
4、气汽分离完全。由于采用的是成熟的吸收器、分离器以及除氧器技术,保证气汽完全分离。
5、吸收罐内径可任意调整。根据用户气汽混合物的流量、压力、温度以及流体管径等,吸收罐内径可从50mm到1000mm任意选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吸收罐、2-分离罐、3-蒸汽吸收器、4-雾化器、5-除氧器、6-气体出口、7-气水混合物口、8-电动调节阀、9-雾化水进口、10-真空泵、11-不凝气体口、12-气汽混合物入口、13-冷凝水出口、14-温度传感器、15-压力传感器、16-智能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斌,未经张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11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