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式美容床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33636.4 | 申请日: | 2015-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7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何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振辉 |
主分类号: | A47C20/04 | 分类号: | A47C20/04;A47C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冯剑明 |
地址: | 52915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式 美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床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叠式美容床。
背景技术
美容床作为整体式结构,通常不可折叠,因为体积大,搬运过程中容易与其他物体产生磕碰,不方便,摆放或存储时所占的空间较大。针对此缺陷,改进后美容床的床面为分体式两段枢接在一起的可折叠结构,位于床面两端的支脚与床面枢接,因而也可以折叠,但是,在两床面单元之间的枢接处只设有一对中部支脚,这种设计使得折叠床的抗弯强度不够,在压力的作用下容易向下产生弯曲变形,导致整个床体在保健美容的过程中因不稳固而产生晃动,不利于根据人体的曲线疏通穴道及筋络以促进良好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原本轻松的休闲将变得很不舒适,收不到预期的休闲美容效果。另外,整个美容过程全部依靠人力,增加了美容师的工作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稳固、折叠方便且能降低工作强度的折叠式美容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折叠式美容床,包括两单元床面和铺装在所述单元床面上的床垫,各单元床面包括两纵梁,以及连接两纵梁的端部横梁和中部横梁,所述端部横梁和中部横梁分别位于纵梁的两端,两单元床面的中部横梁铰接,所述单元床面远离中部横梁的一端部枢接有端部支脚架,所述两中部横梁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枢接有中部支脚,沿中部横梁长度方向上位于中部横梁同一端的中部支脚交叉枢接在一起;各端部支脚架垂直于纵梁方向上的两端均枢接有第一辅杆,所述第一辅杆枢接有第二辅杆,所述第二辅杆枢接于邻近的纵梁上;所述床垫内设置有振动机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床垫包括前段床垫、中段床垫和后段床垫,所述中段床垫和后段床垫分别与单元床面固定连接,所述前段床垫与中段床垫铰接,所述前段床垫底部与端部横梁内侧之间设置有使前段床垫相对单元床面产生倾角的倾斜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倾斜装置包括一端与前段床垫下表面前端枢接且另一端设有限位条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套装在内部设有限位沟槽并与所述端部横梁枢接的斜撑部件内,所述限位条卡置在限位沟槽中。
进一步,所述倾斜装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倾斜装置关于所述端部横梁的垂直平分线对称。
进一步,所述端部支脚架包括上端与所述端部横梁枢接的两竖杆以及与两竖杆相连的横杆。
进一步,所述至少一条中部横梁上所枢接的两中部支脚之间连接有加强横梁。
进一步,所述前段床垫上设置有用于人体趴卧时进行呼吸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置在两中部横梁同侧的一对中部支脚交叉枢接在一起;跟仅设置单个中部支脚的结构相比,大幅增强了整个床面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提高了床体的稳固性,床体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晃动现象,人体感觉舒适。此外,第一辅杆和第二辅杆既保证了端部支脚架折叠方便,还可以进一步增强床体的稳固性。床垫中设置有振动机芯,采用机械动力与人力相结合的方法,能更好的疏通穴道及筋络以促进良好的血液循环,不仅降低了美容师的工作强度,而且提高了实际的美容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美容床直立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美容床侧放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倾斜装置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一种折叠式美容床,包括两单元床面和铺装在所述单元床面上的床垫,各单元床面包括两纵梁2,以及连接两纵梁2的端部横梁12和中部横梁11,所述端部横梁12和中部横梁11分别位于纵梁2的两端,两单元床面的中部横梁11铰接,所述单元床面远离中部横梁11的一端部枢接有端部支脚架3,所述两中部横梁11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枢接有中部支脚4,沿中部横梁11长度方向上位于中部横梁11同一端的中部支脚4交叉枢接在一起;各端部支脚架3垂直于纵梁2方向上的两端均枢接有第一辅杆33,所述第一辅杆33枢接有第二辅杆34,所述第二辅杆34枢接于邻近的纵梁2上;所述床垫内设置有振动机芯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振辉,未经何振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36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