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光学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34614.X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3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视保眼科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3/10 | 分类号: | A61B3/10;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10000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光学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青光眼诊断的微型光学导管。
背景技术
青光眼是世界上首位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其对视觉危害极大,需要早起干预治疗以阻止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的进一步恶化。临床上唯一经循证医学证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有效控制眼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简称“开青”,是最常见的青光眼类型之一,约占所有青光眼的60%~70%,通常累及双眼,常为双侧性,起病慢,眼压逐渐升高,房角始终保持开放,多无明显自觉症状。由于早期筛查技术、有效治疗手段、病情进展监测技术的缺乏,我国开青致盲率一直居高不下。目前我国40岁以上人群开青患病率为2.3%,致盲率约15%,致残率近30%。据此推算,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有1640万的开青患者,产生近246万盲人及超过490万的视觉残障者。由于开青患者一经诊断则须进行终身的随访及治疗,给个人及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我国每年因此造成的直接经济花费高达188亿元、间接社会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因此,开青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视觉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病因及病理改变迄今尚未完全了解。这类青光眼的前房角是开放的,为宽角,其发病原因可能由小梁网、Schlemm管,以及房水静脉回流系统三个部位的病变,导致房水排出系统阻力增加。其主要病变如下:(1)小梁组织的变异:小梁组织硬化变性,小梁网网眼缩小,小梁板层变为不规则,甚至遭受破坏,内皮细胞增大,胶原纤维变性,弹力纤维退变,小梁网状结构间隙变窄等。(2)Schlemm管管腔狭窄或塌陷,内壁及小梁网组织阻塞集液管近端开口,形成小梁网疝,使Schlemm管及集液管发生进行性萎缩闭塞,使房水流出量减少。(3)静脉压增高:各种原因,如周期性交感神经紧张、毛细管静脉压上升、上巩膜静脉压升高等,致房水进入静脉阻力增加,房水排出困难。
相关有效的诊断青光眼病症的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使用的导管的自由度差,对微通道病变的适应性不强,且在诊断过程中,存在摩擦阻力,不能实现对人体眼内小梁网、Schlemm管及集液管等器官的扫描成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用于青光眼诊断的微型光学导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了微型光学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内部结构部分和用于包覆所述导管内部结构部分的导管外壳;所述导管外壳包括依次连接的光学旋转终端连接手柄、旋紧在所述光学旋转终端连接手柄上的保护帽、近端导管、远端导管和超细使用端;所述光学旋转终端连接手柄用于连接影像系统;所述近端导管和所述远端导管通过接头连接;所述超细使用端包括依次连接的使用端手柄、第一接驳管和超细接驳管,其中,所述超细接驳管的头端作为所述微型光学导管的头端成像部分;所述导管内部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光学连接端子、扭矩输出线缆、扭矩传输线缆和位于所述头端成像部分内部的光学成像探针,所述光学连接端子位于所述光学旋转终端连接手柄的内部;所述近端导管为扭矩输出线缆的保护套管;所述远端导管为扭矩传输线缆的保护套管。
优选地,所述光学成像探针包括依次连接的用于传输所述影像系统发射的检测光的单模光纤、用于聚焦检测光束的微透镜和用于转折检测光束使所述微型光学导管实现光线侧向扫描的棱镜。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驳管的外径略小于所述使用端手柄的外径,所述超细接驳管的外径略小于所述第一接驳管的外径,使所述微型光学导管呈向外渐变式缩小的柔性挠性结构。
优选地,所述远端导管由可透过所述检测光的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超细使用端由可透过所述检测光的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扭矩传输线缆和所述扭矩输出线缆将扭矩传递至所述光学连接端子,使所述光学连接端子在所述导管外壳内旋转和平移,以使所述导管内部结构在所述导管外壳内旋转和平移。
优选地,所述光学连接端子使用零衰减光学连接器。
优选地,所述光学成像探针使用高分辨率超细透镜结构。
优选地,所述棱镜呈梯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影像系统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视保眼科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视保眼科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46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按键指纹识别血压计
- 下一篇:一种照明光纤内窥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