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力发电机聚能导流叶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35147.2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5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兴波;邹万泰;胡兴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兴波 |
主分类号: | F03D1/06 | 分类号: | F03D1/06;F03D1/04;F03D9/25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淑玲 |
地址: | 065201 河北省廊坊市三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力发电机 导流 叶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叶轮转子系统,特别是 涉及一种具备导流作用的自由叶轮。
背景技术
叶片就像是被风撬动的杠杆,离轮毂越远才越能够产生更大的力 量,水平轴风力发电机领域面临一项瓶颈技术就是桨叶对中心风能缺 乏有效的捕获能力,因而很难提高风能利用率。
为了能获得更大的风能必须将浆叶或风轮做得很大,在桨叶外面 增加集流罩聚集风能提高风机效率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但集流罩成 本高、无法抵抗超强风对装置的威胁。
在桨叶轮毂处增加伞形导流罩可以使流向叶尖的风向发生偏转, 从而提高风轮捕获的能量,这可能就是风机的未来,但是成本过高, 伞形导流罩本身对风的阻力使得风力发电机整体增加被压,无法抵御 强风。
总之,就已经公开的技术而言,都不能很好的利用桨叶中心来风, 并降低成本,减少风机整体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 供一种风力发电机聚能导流叶轮,它具有导流罩作用,能够高效率利 用桨叶中心来风,使风力发电机平稳安全运行,提高风力发电机桨叶 对风能的利用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在风力发电 机转子轴延长轴上即由三个或者多个桨叶组成的主力叶轮前方安装 本实用新型聚能导流叶轮。更具体描述如下:
所述聚能导流叶轮是一个经过轴承与风力发电机转子延长轴连 接的自由叶轮,不给风力发电机转子轴提供动力,在风的作用下高速 独立自由旋转,旋转方向与主力叶轮旋转方向一致。
所述聚能导流叶轮由多个叶片组成,叶轮整体外形是圆锥形或者 半圆形或者伞形,部分来风可由叶片通过,减小对风力发电机整体压 力,符合导流罩流体力学设计。
所述聚能导流叶轮直径小于后方三桨叶叶轮直径。
本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聚能导流叶轮,具有导流罩作用,能够高 效率利用桨叶中心来风,使风力发电机平稳安全运行,提高风力发电 机桨叶对风能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聚能导流叶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聚能导流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电机转子延长轴;2.风力发电机;3.辅助导流罩;4. 聚能导流轮;5.主力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风力发电机聚能导流叶轮;图 中4是一个由普通轮毂、辅助导流罩3和多个桨叶组成的聚能导流轮, 整体外形程圆锥形或者半圆形或者伞形,位于主力叶轮5前方;聚能 导流轮4和主力叶轮5同轴;聚能导流轮4通过轴承发电机转子延长 轴1与发电机转子轴连接,因此不给发电机转子轴提供动力;工作转 动时,聚能导流轮4自由高速旋转,只由现有的主力叶轮5给发电机 转子轴提供动力;聚能导流轮4高速旋转将吹向主力叶轮5中心的来 风经过导流、加速并聚集到较大半径桨叶上,这样的结构更符合流体 力学原理,使得风力发电机叶轮具有更高的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 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 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 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兴波,未经杨兴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51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