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手术的通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35323.2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6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辉;肖亮;王志军;叶华茂;吕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34/30 | 分类号: | A61B34/30;A61B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机器人 辅助 单孔 腹腔镜 手术 通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应用于机器人辅助单 孔腹腔镜手术的通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腹腔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外科手术,如泌尿外科、普外科、 胸外科、骨科、妇科、儿外科等。常规腹腔镜技术通常需先在腹壁打3~5 个直径为5~12mm的孔,然后在孔内安置套管(trocar),所述套管分别用 于置入内窥镜及各种手术器械以进行手术。这样的手术方式会留下多处分 散的瘢痕,影响美观。
近年来国内外兴起了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利用脐部这一天然瘢痕作 切口建立手术通道。目前已证实该手术的效果与常规腹腔镜手术一致,而 且除了脐部这一天然瘢痕外,未增加多余切口,美容效果显著,显示出良 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机器人辅助手术系 统逐渐进入了外科临床医生的视野中。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除了具有普通 腔镜手术的微创、出血少等优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1、机器人采用高清 晰度三维立体成像系统,图像更加清晰,能更好地辨认和保护神经血管束; 2、机器人手由多关节组成,灵活自如,可以提供几乎与人手相媲美的旋转、 弯曲等动作,且其稳定性是人手无法比拟的,提高了手术的精准性,在复 杂性手术方面的优势尤为突出;3、术者不易疲劳,坐位手术可以减轻术者 疲劳度,对大型手术有较大帮助;4、直观立体的视触方式明显缩短腔镜手 术的学习曲线。
目前尚未有用于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的通道装 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手 术效果确切,能够减少体表手术切口个数、降低手术感染风险的应用于机 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手术,特别是适用于如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单孔 手术的通道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机器人辅助单孔腹 腔镜手术的通道装置,包括密封盖和底座,其中:
所述密封盖包括弹性体胶垫和弹性体支架环,所述弹性体胶垫覆盖所 述弹性体支架环;
所述底座的上部为卡环、中部为切口牵开膜、底部为撑开环;
所述密封盖的弹性体支架环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卡环上。所述切口牵开 膜由柔性硅胶膜材料制成,该切口牵开膜两端的卡环及撑开环将所述切口 牵开膜牵拉成“工”字形圆筒状。将底座下部的撑开环压握成椭圆形并置 入到切口内,所述切口牵开膜用于牵拉切口至理想状态,以方便手术器械 进出,切口牵开膜上缘的卡环及下缘的撑开环用于将切口牵开膜锚固在切 口内壁,起到固定整个系统的作用。所述弹性体胶垫由超弹性体(TPE)或 柔软硅胶材料制成,在弹性体支架环上覆盖所述弹性体胶垫后,再将该弹 性体支架环安装到卡环上,手术机器人器械臂通过该弹性体胶垫介入到人 体胸腹腔内,进行手术。
优选地,所述弹性体支架环向上伸出胶垫固定件,所述弹性体胶垫包 覆在该胶垫固定件上。
优选地,所述的胶垫固定件上开设开孔。所述胶垫固定件用于为弹性 体胶垫提供稳固的攀附结构,在该胶垫固定件上开设开孔能够更好地满足 所述胶垫固定件在使用过程中对于牵拉强度、气密性等方面的要求。
优选地,所述弹性体支架环的外侧均布卡边;
所述的卡环上均布与所述卡边相对应的卡扣;
所述卡边卡接在所述卡扣上进行配合连接。所述卡边用于与卡扣相互 配合,以实现密封盖与底座之间的稳固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弹性体支架环向下伸出密封圈槽,该密封圈槽外覆设 密封胶圈。所述密封胶圈槽内可嵌入密封胶圈,以更好地实现对密封盖与 底座之间安装气密性的要求。
优选地,所述的卡边的个数3个;
所述的卡扣的个数3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传统机器人腹腔镜手术需要多孔手 术,单孔操作通道具有较少地体表切口个数、切口相对减小且手术创伤美 观,降低病人痛苦,减轻疼痛及可能加快术后恢复时间、缩短住院时间、 减少切口愈合过程中的并发症及缩短住院周期、减少医疗开支等潜在优势。 本实用新型使用操作简便、手术效果确切,能够减少体表手术切口个数, 降低手术感染风险以及加速术后恢复时间,大大改善微创手术综合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密封盖的立体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53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