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氧化碳催化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36055.6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6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冯子龙;王瑞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子龙;王瑞祥 |
主分类号: | C05F17/02 | 分类号: | C05F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68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催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催化罐。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气体、水、阳光是植物合成产量的主要原料,而不是肥料,其中二氧化碳是植物的主要食粮,没有它,植物就会饥饿而死。光合作用是植物获取有机营养的唯一途径。用二氧化碳气体肥取代氮磷钾的主导地位,用生物氮肥取代化学氮肥已成为大势所趋。面对我国每年30亿吨秸秆及大量有机垃圾的污染,建设生物肥料工厂,把秸秆转变成让作物高产的二氧化碳气体肥,永远告别焚烧秸秆和有机垃圾的时代,符合万众创新、全民创业的时代要求。近10多年来,发酵秸秆等有机物生产二氧化碳气体,大多数采用比较简易的土办法,无论是将秸秆埋入土沟,在上面栽培植物的“内置式”,还是在大棚外建设发酵池,用塑料布封闭秸秆堆,从输气道向大棚内输送二氧化碳气体的“外置式”;均存在着秸秆转化率低,跑气漏气,不容易调控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气体浓度等问题。沿用半个世纪的二氧化碳发生器,先是用于教学、矿井灭火,现在也用于农业生产。发生器是用碳酸氢铵和稀硫酸起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用硫酸有一定的危险性。生产碳酸氢铵要消耗煤碳,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反应产生的硫酸铵,是有机农业禁止使用的化学肥料,其转化比仅为1.8︰1。近几年又出现了燃烧煤碳、秸秆、沼气的“二氧化碳发生器”,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沼气CH4含碳量极少,转化率极低,而且难以控制浓度、流量,容易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同时消耗有限的煤炭、沼气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二氧化碳催化罐,采用微生物技术,在催化罐内通过添加活性较高的微生物催化剂,发酵秸秆等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再输出,克服了转化率极低,难以控制浓度、流量,容易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消耗有限的煤炭沼气资源等诸多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二氧化碳催化罐,包括罐体,活动的顶盖及底座,底座设有储气、贮水池,底座与罐体套接,在底座一侧设有水泵,另一侧设有引风机管道,水泵通过循环水管连接喷淋龙头,在底座内分别设有篦子以及隔板,在隔板上设有用于空气循环的透气管,透气管管壁设有小孔。
进一步,罐壁外部设有检测罐内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浓度的仪表箱。
进一步,透气管为5只。
进一步,底座与罐体之间套接重叠10cm。
进一步,罐体的高度为150cm,直径150cm,底座6的高度为50cm。
进一步,制作二氧化碳催化罐的原料包括不锈钢方管、钢筋、玻璃纤维钢板及塑料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二氧化碳催化罐与传统的二氧化碳发生器有本质的区别;发生器是用硫酸和碳酸氢铵起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不仅具有危险性,而且转化率低,转化比仅为1.8︰1,即1.8公斤碳酸氢铵可以转化1公斤二氧化碳,加上硫酸,成本很高,而且生产碳铵要消耗煤炭,是不可再生能源,副产品硫酸铵又不得用于农业生产;本实用新型的二氧化碳催化罐则是采用活性较高的微生物催化剂,可以催化各种秸秆、杂草、锯末、刨花等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气体,并进行输送。秸秆转化二氧化碳的转化比为1︰1.1,即1公斤秸秆可以转化成1.1公斤二氧化碳。可以增产0.5~1.5公斤瓜果蔬菜。一个一亩大的大棚,一季蔬菜产量约为6000公斤,要增产30%,即增产2000公斤,需要1400公斤的二氧化碳,老式的二氧化碳发生器,要消耗780公斤公斤碳铵,加上硫酸,要投资1000多元,费用太高。而本实用新型的二氧化碳催化罐,只须要1400公斤秸秆即可。在发酵过程中,不仅不会产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还会降解原料中的化肥和农药等有害物质;底座储水池的水还是防治作物病害的生物农药,可以喷洒瓜果、蔬菜、粮食作物;最后的残渣富含矿元素和抗病因子,是具有防治作物病害功能的良好肥料。要根据罐内残渣多少,及时打开底座与罐体套接处,进行清理并妥善保存,用作底肥或追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1—循环水管,2—喷淋龙头,3—顶盖,4—罐体,5—仪表箱,6—底座,7—引风机管道,8—水泵,9—透气管,10—隔板,11—篦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子龙;王瑞祥,未经冯子龙;王瑞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60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环丁砜净化的集成撬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沼气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