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行斑马线交通灯控制系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36726.9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1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梁政越;梁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征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7 | 分类号: | G08G1/07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主***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斑马线 交通灯 控制系统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设施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人行斑马线交通灯控制系统结 构。
背景技术
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而在城市里,规范人行 斑马线的车辆和行人的行为是缓解交通压力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在现有的人行斑马线上的交通灯的规范方案,是已经拟定好的红绿灯计算时间或 者是无交通灯自由同行而定的,不能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自动适当的调整,从而导致行人 过马路和车辆通行混乱状态,这也是导致行人乱穿马路问题无法根治的重要原因。当人行 斑马线处于低饱和状态下,车头实距大,强行通过的行人概率大,尤其在绿灯快结束时,车 辆加速通过人行斑马线和行人强行通过的现象也很明显,这样很容易引起安全隐患,道路 堵塞,无法保持道路畅通。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人行斑 马线交通灯控制系统结构,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行人过马路和车辆通行混乱状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人行斑马线交通灯控制系统结构,包括有执行器、CPU、A/D转换器以及用于供 人群站立并识别人群重量的传感系统,传感系统连接A/D转换器,A/D转换器连接CPU,该CPU 连接执行器,该执行器连接各个红灯、黄灯和绿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人行斑马线两端的等待区域均分别设置有一前述传感系统, 各传感系统均连接A/D转换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 方案可知:
通过利用传感系统识别人群重量,利用A/D转换器将传感系统的信号进行转换,利 用CPU对转换后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然后再配合执行器控制各个红灯、黄灯和绿灯工作, 从而可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亮灯时间的自动适当的调整,使得红绿灯间隔时间更合理,有 效解决行人乱穿马路的问题,行人过马路和车辆通行有序,减少安全隐患,保持道路畅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进行模块化组装,安装和使用方便。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 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执行器20、CPU
30、A/D转换器40、传感系统
51、红灯52、黄灯
53、绿灯。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执行器 10、CPU20、A/D转换器30以及传感系统40。
该传感系统40用于供人群站立并识别人群重量,传感系统40连接A/D转换器30,A/ D转换器30连接CPU20,该CPU20连接执行器10,该执行器10连接各个红灯51、黄灯52和绿 灯53。在本实施例中,人行斑马线两端的等待区域均分别设置有一前述传感系统40,各传感 系统40均连接A/D转换器30。各个红灯51、黄灯52和绿灯53包括人行斑马线上的红灯、黄灯、 绿灯以及机动车道上的红灯、黄灯、绿灯。
使用时,利用该人行斑马线两端的传感系统40检测两个等待区域上的行人的重 量,并将两个等待区域所检测的具体的重量相加,得到总行人的重量,在连续的两个时间段 内分别检测等待区域的总行人的重量(通过多次检测,计算两个时间段内的平均重量,或 者分别检测瞬时重量均可),并自动算出两次检测的平均重量。
将推算的平均重量分为3种情况:第一种平均重量为X1kg以下,第二种平均重量 为X1kg~X2kg;第三种平均重量为X2kg-X3kg;第四种平均重量为X4kg以上。
机动车道的信号灯中绿灯切换到红灯的时间为切换时间,所述切换时间为从测算 出平均重量的时刻起至机动车道信号灯的红灯亮止,上述第二种平均重量对应的切换时间 时长为M1s,第三种平均重量对应的切换时间时长为M2s,第四种平均重量对应的切换时间 时长为M3s。切换时间的长短可根据需要自行设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征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征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67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爆炸钩
- 下一篇:一种基于红外遥控的CDR终端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