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车一体式悬架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36970.5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7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联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联 |
主分类号: | F16F7/104 | 分类号: | F16F7/1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官明 |
地址: | 3177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体式 悬架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一体式悬架减震器,属于电动车部件。
背景技术
为了使电动车行驶平稳,减少颠簸,由此在电动车上多安装了减震装置,但已有的减震装置仅依靠缓冲弹簧,所以作用有限,当遇到路障或道路不平时,容易产生车辆跳动,给驾驶人员或乘客带来不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将减震装置与悬架连接,在悬架中设置双弹性结构,减震效果好的电动车一体式悬架减震器。
本实用新型电动车一体式悬架减震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减震组件和悬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组件包括壳体,壳体外通过电动车底盘连接座安装在电动车上,壳体内设置导柱润滑套、导向套和减震弹簧,在导柱润滑套、导向套和减震弹簧中设置导柱,壳体的头部经联接架与悬架组件相连,所述的悬架组件包括上端盖和下端盖,上端盖与下端盖之间设置导向杆和悬架弹簧,导向杆外有导向管和导向杆润滑管,在电动车上设置悬架底座,悬架底座中设置联接轴,联接轴的一头设置弹性球,弹性球与下端盖的外壁相接触,联接轴的另一头设置轴套,轴套与导向套的头部外壁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一体式悬架减震器,将减震组件的导柱与悬架组件的导向杆平行设置,减震组件与悬架组件的一头经联接架相连,减震组件与悬架组件的另一头经联接轴上的弹性球和轴套接触配合,联接轴与导柱和导向杆互相垂直,联接轴设置在悬架底座上,悬架底座设置在电动车的车轮轮毂内,当电动车行驶至颠簸路段时,车轮上下颠簸传递给悬架底座,悬架底座带动导向套和下端盖上下运动,导向套带动导柱润滑套沿着导柱作上下运动,下端盖带动导向管和导向杆润滑管沿着导向杆作上下运动,同时由减震弹簧对导向套和导柱润滑套起到缓冲效果,悬架弹簧对导向管和导向杆润滑管起到缓冲效果,而减震弹簧和悬架弹簧将缓冲后的轻微上下运动经上端盖、联接架、壳体和底盘连接座传递给电动车,从而过滤掉大部分偏摆和振动,使电动车仅有轻微的振动,提高了驾乘人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电动车一体式悬架减震器,所述悬架组件的导向杆和减震组件的导柱采用1cr13材料制造成型,在导柱外壁喷镀陶瓷材料层,导向杆润滑管和导向套采用聚四氟乙烯自润滑材料。无需润滑油,摩擦力系数小,使用寿命长。所述的电动车底盘连接座设有电动车底盘连接孔,连接孔为上下半圆弧形,两侧平行组成的长条孔。改变了原有电动车支架式的底盘(底架)结构,可以缩短产品的设计周期,可以自由装配二轮、三轮、四轮电动车,并且维护、修理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车一体式悬架减震器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车一体式悬架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一体式悬架减震器,如图1—图2所示,包括减震组件和悬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组件包括壳体9,壳体外通过电动车底盘连接座12安装在电动车上,壳体内设置导柱润滑套10、导向套11和减震弹簧7,在导柱润滑套、导向套和减震弹簧中设置导柱8,壳体的头部经联接架5与悬架组件相连,所述的悬架组件包括上端盖3和下端盖21,上端盖与下端盖之间设置导向杆20和悬架弹簧2,导向杆外有导向管17和导向杆润滑管18,在电动车上设置悬架底座15,悬架底座中设置联接轴14,联接轴的一头设置弹性球16,弹性球16与下端盖21的外壁相接触,联接轴的另一头设置轴套22,轴套与导向套11的头部外壁相接触。将减震组件的导柱8与悬架组件的导向杆20平行设置,减震组件与悬架组件的一头经联接架5相连,减震组件与悬架组件的另一头经联接轴14上的弹性球16和轴套22接触配合,联接轴与导柱8和导向杆20互相垂直,联接轴设置在悬架底座15上,悬架底座设置在电动车的车轮轮毂内,当电动车行驶至颠簸路段时,车轮上下颠簸传递给悬架底座15,悬架底座带动导向套11和下端盖21上下运动,导向套带动导柱润滑套10沿着导柱8作上下运动,下端盖21带动导向管17和导向杆润滑管18沿着导向杆20作上下运动,同时由减震弹簧7对导向套11和导柱润滑套10起到缓冲效果,悬架弹簧2对导向管17和导向杆润滑管18起到缓冲效果,而减震弹簧7和悬架弹簧2将缓冲后的轻微上下运动经上端盖3、联接架5、壳体9和底盘连接座12传递给电动车,从而过滤掉大部分偏摆和振动,使电动车仅有轻微的振动,提高了驾乘人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所述悬架组件的导向杆20和减震组件的导柱8采用1cr13材料制造成型,在导柱外壁喷镀陶瓷材料层,导向杆润滑管18和导向套11采用聚四氟乙烯自润滑材料。无需润滑油,摩擦力系数小,使用寿命长。所述的电动车底盘连接座12设有电动车底盘连接孔13,连接孔为上下半圆弧形,两侧平行组成的长条孔。改变了原有电动车支架式的底盘(底架)结构,可以缩短产品的设计周期,可以自由装配二轮、三轮、四轮电动车,并且维护、修理非常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联,未经李志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69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