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37211.0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1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孙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华特环境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收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自动清空的 垃圾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保用品,尤其在城市中 生活垃圾众多,垃圾箱中存放的垃圾种类也众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 的而不断提高,日常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人们倾倒垃圾时常遇到 麻烦,同时给清洁工人增加了劳动量。
传统的室内垃圾收集的方法是在每层的防火楼梯或楼道理设置 一些垃圾桶,或者设置一个专用的垃圾房,居民每天将家中产生的垃 圾丢到楼道内的垃圾桶内或是专用的垃圾房理,等待垃圾清洁工人来 收集运走,但如果清洁工人没有及时清理每层的垃圾,则可以看到垃 圾桶或垃圾堆放区域所产生的恶臭异味,污水横流,蚊虫鼠蚁等二次 污染,影响周围居民的身心健康。
真空垃圾收集系统的出现,对垃圾的收集提供了便利。真空管道 垃圾收集系统是由瑞典某公司于1961年发明的,最早用于医院垃圾 收集,从1967年开始在住宅区装配使用。目前已推广至美国、日本、 德国、丹麦、新加坡、香港等三十多个国家与地区,安装运行达数百 套。真空管道垃圾收集系统是国外发达国家近年来发展使用的一种高 效、卫生的垃圾收集方法,在国外应用广泛且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它 主要适用于高层公寓楼房、现代化住宅密集区、商业密集区及一些对 环境要求较高地区。该系统在欧洲城币新建区及卫星城、世博会、体 育运动村等大型城市发展区使用较为普遍。
真空垃圾收集系统指通过预先铺设好的管道系统,利用负压技术 将生活垃圾抽送至中央垃圾收集站,再由压缩车运送至垃圾处置场的 过程。这种负压气力收集是一种自成体系的收集系统,是由倾卸垃圾 的通道,通道阀输送管道,机械中心,收集转运站等组成的垃圾收运 系统。
由于真空气力管道输送垃圾系统设备大部分为进口设备所以建 设和运行费用非常昂贵,一次性投资大,对系统的维护和管理要求较 高,目前在国内的应用范围十分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解决现有真空垃圾收集系统体积庞大,造价昂 贵,推广困难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的垃圾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垃圾收集装置,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垃圾投放门;
内筒,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用于存放垃圾;所述内筒上连接进 气孔;
收集管道,其一端通过焊接方式与所述内筒底部连接;
中央收集站,其与所述收集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中央收集站 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能够使收集管道与内筒间产生压差,从而使收 集管道中产生气流,内筒内的垃圾在气流带动下通过手机管道被输送 到中央收集站中。
优选的是,所述垃圾投放装置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设置在外壳 的上部,所述上盖上端设置有吊装点,所述吊装点通过螺纹安装吊钩。
优选的是,所述垃圾投放门的长度和宽度均为400mm。
优选的是,所述垃圾投放门采用不锈钢材质。
优选的是,所述收集管道中气流的流速为70-80km/h。
优选的是,所述外壳和内筒经过防腐处理。
优选的是,所述垃圾投放门通过锁扣与外壳紧密密封,以减小垃 圾箱内气味外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垃圾收集装置主体 采用低碳钢材质,制作时内外表面进行防腐处理后并喷涂防锈漆,外 侧喷涂面漆,有效抵抗垃圾水的侵蚀和污染,使用寿命大大优于普通 垃圾桶。垃圾投放口门选用不锈钢材质,易于清洁清洗,且抗冲击的 能力强,垃圾投放口门开口的尺寸可以允许大容积的垃圾袋投放,且 投放高度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中国人的人体工学原理,方便垃圾的投 入。本实用新型实用高速气流进行垃圾桶的清空,使垃圾流密封、隐 蔽、和人流完全隔离,有效地杜绝了收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包括臭 味、蚊蝇、噪音和视觉污染;显著降低垃圾收集劳动强度,提高收集 效率,优化环卫工人劳动环境;取消手推车、垃圾桶、箩筐等传统垃 圾收集工具,基本避免了垃圾运输车辆穿行于居住区,减轻交通压力 和环境污染;垃圾收集、压缩可以全天候自动运行,垃圾成分不受雨 季影响,有利于填埋场、焚烧厂的稳定运行;可利用一套公共管道收 集系统自动分别收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做到了垃圾分离,有利 于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华特环境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未经恩华特环境技术(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72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