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点氯化法去除氨氮用搅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38175.X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4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丁汝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惠民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0 | 分类号: | C02F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自贸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化 去除 氨氮用 搅拌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点氯化法去除氨氮用搅拌器。
背景技术
折点氯化法是将氯气或次氯酸钠通入废水中将废水中的NH3-N氧化成N2的化学脱氮工艺。当氯气通入废水中达到某一点时水中游离氯含量最低,氨的浓度降为零。当氯气通入量超过该点时,水中的游离氯就会增多。因此该点称为折点,该状态下的氯化称为折点氯化。处理氨氮污水所需的实际氯气量取决于温度、pH值及氨氮浓度。氧化每克氨氮需要9~10mg氯气。pH值在6~7时为最佳反应区间,接触时间为0.5~2小时。
其中在折点氯化法中控制搅拌器的搅拌速度是关键,搅拌速度最好控制在刚刚形成漩涡为止,速度不能过快,否则容易使氯气在没有充分与废水进行接触反应的情况下溢出水面,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折点氯化法去除氨氮用搅拌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折点氯化法去除氨氮用搅拌器,包括转杆和碗状搅拌桶,所述转杆的上端固定于所述碗状搅拌桶的底面,所述转杆位于所述碗状搅拌桶的轴线上;
所述碗状搅拌桶的侧壁上具有多条绕其轴线均布的通气长孔,所述通气长孔的延伸方向为自靠近所述碗状搅拌桶侧壁靠近所述转杆处至靠近所述碗状搅拌桶的上端面处;
所述碗状搅拌桶外侧壁上具有多条绕其轴线均布的导气槽,所述导气槽的走向为自靠近所述碗状搅拌桶外侧壁靠近所述转杆处至所述碗状搅拌桶的上端面。
进一步,所述导气槽的延伸方向为螺旋方向自下而上延伸。
进一步,所述导气槽与所述碗状搅拌桶的上端面贯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变搅拌叶轮的整体构造,控制水流漩涡更容易形成,减缓氯气溢出水面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杆;2-碗状搅拌桶;3-通气长孔;4-导气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点氯化法去除氨氮用搅拌器,包括转杆1和碗状搅拌桶2,转杆1的上端固定于碗状搅拌桶2的底面,转杆1位于碗状搅拌桶2的轴线上;
碗状搅拌桶2的侧壁上具有多条绕其轴线均布的通气长孔3,通气长孔3的延伸方向为自靠近碗状搅拌桶2侧壁靠近转杆1处至靠近碗状搅拌桶2的上端面处;
碗状搅拌桶2外侧壁上具有多条绕其轴线均布的导气槽4,导气槽4的走向为自靠近碗状搅拌桶2外侧壁靠近转杆1处至碗状搅拌桶2的上端面。
采用碗状搅拌桶2的结构在折点氯化法中对废水进行搅拌使搅拌速度不需要控制的多于严格,氯气在废水中被碗状搅拌桶2的外壁阻挡,不容易在未充分与废水接触的情况下溢出,导气槽4可以使没能从通气长孔通过的氯气或其他溢出的气体沿导气槽4的方向溢出碗状搅拌桶2的搅拌范围,避免碗状搅拌桶2对气体的过度抑制,从而影响净化速度现象的发生。
导气槽4的延伸方向为螺旋方向自下而上延伸,使氯气在溢出前与废水的接触时间增加。
导气槽4与碗状搅拌桶2的上端面贯通,使其他可以顺利导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惠民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惠民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81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合结构及应用此结构的鞋
- 下一篇:一种正压直供式二氧化氯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