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弯块旋转式成型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38600.5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7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赖维;李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和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孟宏伟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弯 旋转 成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具体涉及一种折弯块旋转式成型 模结构。
背景技术
在冲压模具的加工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折弯后上部窄于下部的产 品,该产品的结构如图1所示,产品1中形成两折弯部11,上部的宽 度小于下部的宽度。对于这种产品的加工,传统的冲压模具中的公模 便会因为上部窄于下部而难以进入到母模中,而使得冲压模具无法完 成这种产品的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完成上部窄 于下部的产品的折弯加工的折弯块旋转式成型模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折弯块旋转式成型模结构,包括上模座组件和下模座组件,其还 包括:
冲头,其固定连接于上模座组件上,冲头的自由端形成成型端;
下模板,其固定连接于下模座组件上,下模板内安装有两对称设 置的折弯块,折弯块呈L形,且其折弯处转动连接于下模板内;
复位机构,其固定连接折弯块的底部,形成对折弯块的复位。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模板中安装对称的L形且可转动的折弯块, 在开模时,折弯块初始打开状态下,其所形成的型腔呈上宽下窄的形 状,这样冲头的成型端就可以进入到该型腔内,当成型端接触型腔内 的底部时,折弯块受到压力而开始转动,直至形成折弯所需要的上窄 下宽的形状,这样产品的折弯作业就得以完成了,开模后,折弯块再 通过复位机构的作业实现复位,即转动到初始位置。
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使得型腔的大小和形状可以 在冲压过程中产生变化,从而可以完成折弯后上窄下宽的产品的冲压 作业,使得这类特殊产品的冲压作业可以实现。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复位机构包括:
连接部,其顶部穿过下模座组件并固定连接折弯块;
第一板体,其固定连接连接部的底部;
第二板体,其设置于第一板体的下方;
螺丝,其穿过第二板体和第一板体而固定安装于下模座组件上;
弹簧,其位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并套设于螺丝的螺杆部 上。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形成对折弯块的稳定且高效的复位。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连接部包括对称设置的两杆体,其分别 穿过下模座组件并固定连接两折弯块。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形成对折弯块转动更佳的驱动作用。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两折弯块之间设有间隙。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避免折弯块向内转动后产生硬接触。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折弯块的底部设置有三角形的缺口。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避免折弯块向内转动后与下模座组件 产生硬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所涉及的产品加工折弯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弯块旋转式成型模结构开模状态下的结构 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弯块旋转式成型模结构闭模状态下的结构 示意图。
其中,1.产品11.折弯部2.上模座组件21.上模座22.上垫板23. 上夹板24.冲头241.成型端3.下模座组件31.下模座32.下垫板33. 下模板34.折弯块341.间隙342.缺口4.复位机构41.连接部411.杆 体42.第一板体43.第二板体44.螺丝4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和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亿和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86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工件磨损的中铰链垫片弯曲模
- 下一篇:感应自动座便器坐圈与摇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