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晶面板点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39240.0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0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仇立华;尹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1/10;B05C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杨波 |
地址: | 2153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面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胶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液晶面板点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朝着轻、薄、小型化快速发展,各种携带式电子产品几乎都以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作为显示终端,特别是在摄录放影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智能电视、移动终端或个人数字处理器等产品上,液晶显示器已是重要的组件。
液晶面板是液晶显示器的重要组成元件之一,在液晶显示器的生产过程中,当液晶面板完成制造时,必须对面板侧边的端子区进行点胶固定,通过点胶,可对端子区进行覆盖保护,防止刮伤,同时还可隔离端子区以避免外界腐蚀。点胶的位置分别位于液晶面板的两个直角边(以下称“S边”与“G边”),点胶时,由操作人员将传送带上的液晶面板拿到点胶工位的上方,分别手动对S边与G边进行点胶后,再送回传送带上。由于手动点胶耗费人力,且当产品尺寸较大时,人工作业费时费力,液晶面板的产能速度偏低;另外,裸片每月有1~2片撞击破片风险,目前只能通过教育训练和提升熟练度来提升作业效率、降低破片风险,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面板点胶装置,无需人工搬运产品,可降低破片风险,提高点胶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液晶面板点胶装置,用于对传送机构上的产品进行点胶,该液晶面板点胶装置包括第一点胶机构、面板转向机构与第二点胶机构,该第一点胶机构、面板转向机构与第二点胶机构沿该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该第一点胶机构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一感应器与第一点胶手臂,该第一感应器与该第一点胶手臂分别和该第一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该第一点胶手臂的下端设有点胶头,该第一点胶手臂架设于该传送机构的上方并可带动该点胶头上下运动,该第一感应器固设于该传送机构上,且在该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上位于该第一点胶手臂的后方。
进一步地,该第二点胶机构包括第二控制器、第二感应器与第二点胶手臂,该第二感应器与该第二点胶手臂分别和该第二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该第二点胶手臂的下端设有点胶头,该第二点胶手臂架设于该传送机构的上方并可带动该点胶头上下运动,该第二感应器固设于该传送机构上,且在该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上位于该第二点胶手臂的后方。
进一步地,该面板转向机构包括第三控制器、第三感应器与转向手臂,该转向手臂与该第三感应器分别和该第三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该转向手臂的下端设有转向吸盘,该转向手臂架设于该传送机构的上方并可带动该转向吸盘旋转与上下运动,该第三感应器固设于该传送机构上,且在该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上位于该转向手臂的后方。
进一步地,该转向吸盘的旋转角度为90°,该转向吸盘的旋转平面平行于该传送机构所在的平面。
进一步地,该转向吸盘包括多个真空吸嘴。
进一步地,该液晶面板点胶装置还包括机架,该机架包括与该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垂直的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与第三横梁,该第一点胶机构、面板转向机构、第二点胶机构分别和该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与第三横梁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液晶面板点胶装置设有第一点胶机构、第二点胶机构与面板转向机构,通过面板转向机构可在液晶面板的传送过程中对液晶面板进行转向,从而使第一点胶机构与第二点胶机构可分别对液晶面板的两边进行自动点胶,无需人工搬运面板,减低破片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液晶面板点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液晶面板点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液晶面板点胶装置10包括第一点胶机构12、面板转向机构13、第二点胶机构14与机架15,第一点胶机构12、面板转向机构13与第二点胶机构14在机架15上沿传送机构30的传送方向(箭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产品20(即液晶面板)在传送机构30上沿传送方向进行传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92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