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批量导线打色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39397.3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9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盛世磊;刘丽;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李尔实业交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3/407 | 分类号: | B41J3/407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叶绮玲 |
地址: | 20180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批量 导线 打色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批量导线打色标装置。
背景技术
常用电器设备及电器元件上应设置安全标志或安全色,适用于安全目的以避免混淆和确 保安全操作。
以导线为例,颜色标志可用规定的颜色标记在导线的全部长度上,也可标记在所选择的 位置。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用色标笔手工涂划,操作费时、标记不美观不规范,不能保证 每根导线都打上了颜色标记,而且色标笔墨水可能污染线材。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批量导 线打色标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批量导线打色标装置,至少包括 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压杆、基座、传动杆、上压块以及下压块,所述下压块内设置油墨槽, 所述传动杆竖直固定在上压块上且其顶端穿过基座活动连接于压杆中部,所述压杆一端铰接 于基座顶端。
优选地,所述压杆上套设一滑块,所述传动杆顶端设置一开口槽,所述滑块铰接于所述 开口槽内。
优选地,位于所述压杆与基座之间的传动杆的杆体上套设有弹簧。
优选地,所述油墨槽内设有吸油墨海绵,所述上压块底部设有硬海绵块。
优选地,所述硬海绵块边缘设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下压块的侧壁上设有U形槽。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采用连杆结构使上 下两个压块压紧多根导线,吸入油墨的海绵将颜色印到导线上,达到批量打色标的目的。海 绵边缘采用橡胶件密封,防止速干油墨溢出。本实用新型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宜 大范围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批量导线打色标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批量导线打色标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压杆
2传动杆
21开口槽
3基座
4上压块
41硬海绵块
5下压块
51吸油墨海绵
6滑块
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 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 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 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 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 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 “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 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 实施的范畴。
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批量导线打色标装置,至少包括从上至下依 次设置的压杆1、基座3、传动杆2、上压块4以及下压块5,上压块4底部设有硬海绵块41, 下压块5内设置油墨槽,油墨槽内设有吸油墨海绵51。油墨采用油墨和速干稀释剂按照一定 比例混合而成,加注于油墨槽内。传动杆2竖直固定在上压块4上且其顶端穿过基座3活动 连接于压杆1中部,压杆1一端铰接于基座3顶端。压杆1和传动杆2共同构成连杆机构, 通过该连杆机构推动上压块4使两个压块合拢,吸油墨海绵51将颜色印到夹持于上压块4与 下压块5之间的多根导线上,从而达到批量打色标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压杆1上套设一滑块6,传动杆2顶端设置一开口槽21, 滑块6铰接于开口槽21内。支点、阻力点、用力点均位于压杆1上,通过杠杆原理带动传动 杆2运动。同时,位于压杆1与基座3之间的传动杆2的杆体上套设有弹簧7,实现压杆1 复位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硬海绵块41边缘设有橡胶件密封圈,防止速干油墨溢出。 下压块5的侧壁上设有U形槽,便于多根导线的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李尔实业交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李尔实业交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93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