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医中药热敷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41484.2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3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佘莉君;唐良华;熊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佘莉君 |
主分类号: | A61F7/08 | 分类号: | A61F7/08;A61M37/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兰艳文 |
地址: | 550001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医中药 热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或家用保健品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中医中药热敷袋。
背景技术
热敷中药是基于中医学的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的发展,发挥中药治疗的优势。热敷袋属于医疗外用产品,传统中药热敷方式,一般利用热毛巾、暖水袋、暖袋包裹中药包,直接敷治患处。然而由于患处位置多变不平,中药包的水汁往往会流出热敷袋,给患者带来不便,并给操作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
中国专利2011204059434公开了《一种智能中药热敷装置》,中国专利1013207769970公开了一种《低电压中药热敷袋》,都是解决了加热和温度调节的问题,没有解决药汁流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中药热敷袋,该热敷袋使中药汁不会流出来,解决了患者的衣裤、床单不会被药液污染等不良反应,也减少了操作者的工作流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中医中药热敷袋,包括袋体1,其特征在于:袋体1中部是中药包2,袋体1上下边为卷边3,上下卷边3内穿有绳子4,绳子4两头有卡子5。
所述的中医中药热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袋体1为防水、保温、柔软材质制成。
所述的中医中药热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绳子4用松紧带代替。
使用时,将中药包置于袋体的中部敷于患处,将袋体两边的绳子紧贴患处收紧,用卡子固定,这样中药汁就不会流出来了,解决了患者的衣裤、床单不会被药液污染等不良反应,也减少了操作者的工作流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热敷袋使用过程中可以使中药汁不会流出来,解决了患者的衣裤,床单不会被药液污染等不良反应,也减少了操作者的工作流程,减轻了操作者的工作难度,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节能、环保,适用于热敷中药的需求,简化护理流程,操作方便,设计人性化且使用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标记:1、袋体,2、中药包,3、卷边,4、绳子,5、卡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中医中药热敷袋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参见图1,一种中医中药热敷袋,包括袋体1,其特征在于:袋体1中部是中药包2,袋体1上下边为卷边3,上下卷边3内穿有绳子4,绳子4两头有卡子5。
所述的中医中药热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袋体1为防水、保温、柔软等材质制成。
所述的中医中药热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绳子4用松紧带代替。
使用时,将中药包置于袋体的中部敷于患处,将袋体两边的绳子紧贴患处收紧,用卡子固定,这样中药汁就不会流出来了,解决了患者的衣裤、床单不被药液污染等不良反应,也减少了操作者的工作流程。
本实用新型热敷袋使用过程中可以使中药汁不会流出来,解决了患者的衣裤,床单不会被药液污染等不良反应,也减轻了操作者的工作难度,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节能、环保,适用于热敷中药的需求,简化护理流程,操作方便,设计人性化且使用便利。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佘莉君,未经佘莉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414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胸管拔除专用敷料贴
- 下一篇:基于体位疗法的智能止鼾背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