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伏绝缘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42421.9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8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忠;徐志健;代明梁;李阁华;徐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开启电力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10 | 分类号: | H01B5/10;H01B7/22;H01B7/28;H01B13/02;H01B13/26;H01B3/44 |
代理公司: | 郑州德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8 | 代理人: | 黄军委 |
地址: | 451162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光伏绝缘电缆。
背景技术
光伏电缆通常设置在荒无人烟的野外,不经常维护,因此其耐腐蚀抗拉等能力都需要提高,并且,在野外动物活动频繁,埋在地下的电缆容易遭动物咬和拖拽,长此以往,电缆很容易断。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设计科学、结实不易断、不易腐蚀损耗的光伏绝缘电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绝缘电缆,包括导电线芯、隔离层、绝缘层和护套层,所述导电线芯为镀锌铜单丝绞合而成的导电线芯,单根镀锌铜单丝中设有断续的碳纤维短丝,所述导电线芯外包裹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构成的隔离层,所述隔离层外包裹聚氯乙烯材料构成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外包裹钢丝网结构的加固层,所述加固层外包裹聚氯乙烯材料构成的护套层。
基上所述,所述绝缘层和所述护套层的厚度不小于0.5mm。
基上所述,所述加固层还包括与所述钢丝网层混合编织的碳纤维网布。
基上所述,所述隔离层和所述护套层经过150℃高温电子辐照交联。
一种制造光伏绝缘电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镀锌铜单丝,在镀锌铜单丝中复合融入一定数量的断续的碳纤维短丝,碳纤维短丝均匀分布于镀锌铜单丝中;
2)、制作导电线芯,采用镀锌铜单丝精绞而成并收纳在绕线器上;
3)、包裹隔离层,将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包裹后,经过150℃高温电子辐照交联;
4)、包裹绝缘层;
5)、绕制加固层;
6)、进行抗拉测试,对不合格处进行切断去除处理,余下部分视长度决定去留;
7)、用挤包机将护套层一次性包裹在加固层外。
基上所述,步骤2中,包括束绞单丝模具,该束绞单丝模具的孔径尺寸为理论计算导电线芯外径尺寸的1.05-1.1倍。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在镀锌铜单丝内符合断续的碳纤维丝,其目的在于强化金属的抗拉强度,而断续的碳纤维丝融入更简单,野外的线缆遭动物咬和拖拽都是短距离的活动,因此,断续的碳纤维丝就可以提高其强度,成本更低;另外增加钢丝网结构的加固层,防止动物咬坏电缆。
进一步的,绝缘层和护套层的厚度不小于0.5mm,有利于散热。
进一步的,在钢丝网结构中混编入炭纤维网布,进一步的增强了该线缆的抗拉强度。
制作上述电缆的方法,现将断续的碳纤维短丝加入镀锌铜单丝中,然后将其精绞成股状的导电线芯,绕设在绕线器上备用,然后包裹隔离层,再进行电子辐照交联,将热塑性聚烯烃材料转化为热固性聚烯烃材料,经过电子辐照后,改变了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可熔性热塑材料转换为非可熔性弹性体材料,交叉链接辐射显著改善了电缆绝缘材料的热学特性、机械特性和化学特性。使产品耐环境能力增强,使用寿命延长。增加抗拉力测试,及早的发现问题,若绕制存在问题,重新绕制,若是无法修复的问题,则将其切断,视其长度决定去留。
由于太阳能电缆使用的环境温度高,从绝缘、护套散热角度考虑,绝缘厚度和护套厚度不适宜过厚,但两者厚度均不应小于0.5mm,所以应根据使用环境设计绝缘厚度。
模具中的孔径尺寸为导电线芯的1.05-1.1倍,模具孔径偏大,会造成单丝跳丝,节距不均匀,导体不圆整,导体外径波动比较大;而模具孔径偏小,会导致单丝拥堵,丝径变细,拉断,穿丝难,甚至出现导体呈竹节状,锡层脱落,直流电阻不合格。经过多次计算、试制,我们选配模具时,选择模具孔径尺寸为理论计算导体外径的1.05——1.l倍。这样绞合出的导体,表面光亮、节距均匀,导体外径圆整、均匀,无跳丝、毛刺、断丝、拉细现象。
其具有设计科学、实用性强、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生产质量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光伏绝缘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电线芯;2.隔离层;3.绝缘层;4.加固层;5.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开启电力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开启电力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424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核电站用抗老化耐腐蚀中压电缆
- 下一篇:一种核电厂放射性固体废物转运屏蔽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