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壳钢带连续镀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43330.7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8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覃昌林;林田贵裕;汤主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东洋利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7/06 | 分类号: | C25D7/06;C25D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李勤辉 |
地址: | 412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壳钢带 连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壳用钢带的连续镀镍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电池壳钢带连续镀镍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池壳的生产过程中,有些企业采用滚镀镀镍工艺,有些企业采用连续镀镍工艺。在连续镀镍时,要对电池壳用的钢带做镀镍处理,在镀镍过程中,由于钢带必须连续移动,因此如何在移动过程中使钢带与负极保证连通是至关重要的。尽管现有技术公开了可采用滚动的负极方式与钢带接触,但是钢带与负极的接触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钢带的电镀质量不够高。同时,现有的连续镀镍装置在钢带浸入镀液后,由于没有装置保证钢带始终保持在镀液内,导致输送钢带速度稍快时,钢带脱离镀液液面,影响镀镍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仅可保证钢带始终浸入镀液中个,而且可保证钢带与负极接触良好的连续镀镍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池壳钢带连续镀镍装置,包括可盛装镀液的电镀槽,电镀槽两端上侧分别供钢带穿入和穿出,电镀槽上侧设有一与电源负极连通的负极杆,在电镀槽内位于负极杆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与电源正极连通的浸入镀液中的正极杆,每一正极杆上连接有镍阳极,钢带从电镀槽一端穿入镀液中,再从一镍阳极下侧穿出镀液,然后从负极杆上侧接触极杆后再次穿入镀液,最后从另一镍阳极下侧穿出电镀槽另一端。
作为优选,所述负极杆上套设有相对负极杆转动的导电滚筒,该滚筒外表面与钢带下表面接触,在负极杆上沿滚筒长度方向两侧分别安装有可与钢带上表面接触的一导电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负极杆外表面设置有数个凹槽,每一凹槽内设有一导电滚珠,所述滚筒套接在数颗滚珠外侧。
作为优选,所述滚筒外表面呈凹凸不平状。
作为优选,每一所述导电装置包括套设在负极杆上的支架,该支架上安装有可与钢带上表面接触的滚轮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包括套设在负极杆上且可沿该负极杆长度方向移动的支座,在支座上沿负极杆长度方向固设有支杆,该支杆下侧设置有所述滚轮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支杆下侧设置有垂臂,所述滚轮装置包括沿负极杆长度方向穿过所述垂臂的转轴、固定在转轴两端的两侧杆和与钢带上表面接触的滚轮,该滚轮通过滚轮轴安装在两侧杆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镍阳极通过阳极袋设置在正极杆中部。
作为优选,每一所述正极杆通过电机驱动转动,所述镍阳极随着正极杆转动。
作为优选,每一正极杆两端安装有搅拌桨。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钢带从负极杆下侧穿出,而负极杆始终浸入镀液中,从而可保证钢带始终浸入镀液中;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滚珠和滚筒使负极杆与钢带连通,保证钢带移动时与滚轮产生滚动摩擦,减少摩擦力,避免损伤钢带表面;本实用新型还通过滚筒与钢带下面接触,再通过滚轮装置与钢带上表面接触,这样确保钢带与负极杆连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导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正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池壳钢带连续镀镍装置,其包括可盛装镀液7的电镀槽8,电镀槽两端上侧分别供钢带3穿入和穿出,电镀槽8上侧设有一与电源负极连通的负极杆1,在电镀槽内位于负极杆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与电源正极连通的浸入镀液中的正极杆9,每一正极杆上连接有镍阳极91,使得镍阳极与正极杆连通;在工作时,钢带从电镀槽一端穿入镀液中,再从一镍阳极下侧穿出镀液,然后从负极杆上侧接触极杆后再次穿入镀液,使得钢带与负极杆连通,最后从另一镍阳极下侧穿出电镀槽另一端;从而使浸入镀液中钢带部分进行镀镍。在实施过程中,无论钢带的拉力多大、钢带的移动速度多快,本装置可确保钢带始终位于镀液中。在实施过程中,并不需钢带紧贴正极杆,钢带位于正极杆下侧一段距离最好,钢带位于正极杆下侧是防止钢带移动速度过快或拉力过大时,钢带脱离液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负极杆1上套设有相对负极杆转动的导电滚筒2,钢带3跨设于滚筒上,负极杆通过滚筒与钢带电连通;该滚筒外表面与钢带下表面接触,在负极杆上沿滚筒长度方向两侧分别安装有可与钢带上表面接触的一导电装置4。这样可使钢带上下面均与负极连通,即使在钢带移动过程中下表面脱离负极杆,也不会导致钢带与负极杆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东洋利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东洋利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433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