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液位传感器的对冲式水幕过滤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44330.9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9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笑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众恒智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0 | 分类号: | B01D47/00;B01D5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传感器 对冲 水幕 过滤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主要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带有液位传感器的对冲式水幕过滤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工业生产对空气的影响逐渐被人们关注。目前,空气质量不容乐观,大气层雾霾、微颗粒PM2.5、以及各种有害气体都是空气污染的元凶;空气质量较差容易也成为了致病的一大因素,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在目前无法对整体污染进行有效治理的情况下,如何改善人们生活中呼吸到空气的质量成为一个问题,空气净化器因此应运而生,用以解决如室内等小范围空间的空气污染问题,尽可能地保障人们呼吸空气的质量。
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采用将气体通入水箱的方式对其内易溶于水的物质进行分离过滤,体积通常过大,因此通常是用于工业生产中,而如何能够将这种方式应用到小型的室内空气净化器上是一个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相对简单、体积较小、过滤能力强的带有液位传感器的对冲式水幕过滤模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液位传感器的对冲式水幕过滤模块,包括带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且内空的过滤盒体,设置于过滤盒体内并位于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将其隔断的至少一组对冲式水幕发生器,通过在过滤盒体底部设置的排水口与之联通的集水盒,通过设置于集水盒内的除污装置与之联通的供水盒,连接于供水盒和对冲式水幕发生器之间的循环泵,设置于供水盒上的加水口,与进气口连接的进气导腔,与出气口连接的出气导腔,设置于供水盒内的第一液位传感器,以及与第一液位传感器连接的控制系统,其中,出气导腔上也设有与集水盒联通的排水口。
为了提高液体量检测精度,所述过滤盒体内还设有与控制系统连接的第二液位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加水口上设有与水源连接的供水管,供水管上设有供水电磁阀;所述集水盒或供水盒上还设有带有排水电磁阀的排水管;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与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供水电磁阀和排水电磁阀均连接的微处理器,以及与微处理器连接的报警器。
为了防止液体溅出,所述进气口或/和出气口处还设有挡水板。
为了便于液体回收,所述排水口在对冲式水幕发生器对应的过滤盒体底部位置周围密布。
具体地,为体现对冲式结构,所述对冲式水幕发生器由一对分别设置在过滤盒体内相对侧面的水幕发生器构成,其水幕喷射方向正向相对。
为了提高水幕过滤效果,所述对冲式水幕发生器可设置多组;为了进一步提高水幕过滤效果,所述相对的一对水幕发生器在进气口至出气口方向上错位布置。
更具体地,为了实现循环除污的能力,所述除污装置包括设置于集水盒和供水盒之间的过滤网。
值得说明的是,虽然上述部件名称中都带有“水”字,但所用于过滤的液体并不限于水这种液体,而其他能够实现对气体中有害物质吸收的液体均可;进一步地,当所用过滤液体为水时,为提高去污能力,所述除污装置还包括设置于供水盒上的加药器,可为水中添加去污药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巧妙利用水幕发生器产生水幕来对空气进行过滤,吸附空气中的粉尘类杂质和易溶于液体的有害物质,通过不断循环的液体保证与空气接触的液体对其内杂物的良好吸收,仅用少量的液体便可实现循环吸收,大大减少了液体用量,从而有效地降低整体体积,使其用于小型过滤装置的愿望得以实现,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适合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液位传感器检测水循环内的液体量,从而保证水循环内液体量满足循环要求,避免液体过多导致的安全隐患,也避免液体过少导致的循环过滤效果不够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进气口/出气口的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盒体底部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部分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众恒智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众恒智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443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