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铸造中的钢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44743.7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3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徐丽霞;吴平;徐诚;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新铸造(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4 | 分类号: | B22D4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23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铸造 中的 钢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铸造中的钢包。
背景技术
钢包,其主要的作用就是盛装钢水,然后将钢水注入模腔,然而,目前大多数的钢包在注钢水时候,采用倾覆的方式,从上端部的引流口流入模腔,但是由于钢水中的杂质和气泡浮在了钢水表面,在注水时,容易混入模腔,致使钢水的纯净度较差,直接影响了铸件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铸造中的钢包。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铸造中的钢包,其包括具有开口朝上能够盛装钢水的包体、用于驱动包体倾覆将钢水注入模腔的第一驱动机构,其中在包体的底部设有漏水孔,钢包还包括位于包体内且能够打开或堵塞漏水孔的塞头、以及用于驱动塞头打开或堵塞漏水孔的第二驱动机构。
优选地,漏水孔延伸方向与钢包的高度方向相同,塞头的长度大于包体的高度,漏水孔包括位于上部的竖直段、设置在竖直段的下部孔径逐渐变小锥台段,塞头下端部设有与所述漏水孔相配合的堵塞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包体外侧壁的定位座、能够沿着包体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定位座上的活动杆、固定在活动杆上端部并位于包体开口的上方的连接杆、以及用于驱动活动杆上下移动的驱动单元,其中塞头的上端能够拆卸地连接在连接杆上。
优选地,在定位座上固定设有滑座,滑座的内部设有滑轨,在活动杆上固定设有能够滑动设置在滑轨上的滑块。
进一步的,在滑座上还设有定位螺栓,当活动杆需要停留或保持某一位置时,拧紧的定位螺栓,该定位螺栓抵触在所述滑块上,活动杆被定位。便于注水时候的限位控制。
优选地,当滑块运动至滑轨的最上端时,塞头完全打开漏水孔;当滑块运动至滑轨的最下端时,塞头底部与包体的底部共面、并将漏水孔堵塞。
优选地,驱动单元包括位于活动杆的一侧、且转动设置在定位座上的撬杆;固定在撬杆靠近活动杆端部的连接钳;以及位于活动杆下方的限位座,其中连接钳自两侧的钳口通过转轴可转动的连接在活动杆上,当塞头堵塞漏水孔后,活动杆底部抵触在限位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能够将包体吊起的吊架,其中吊架的两侧架通过转轴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包体的两侧,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固定在一侧的侧架上、用于驱动包体相对吊架转动将位于包体内的钢水倒出的齿轮传动组件。
优选地,齿轮传动组件包括固定在侧架上的齿轮箱、轴心线水平设置两个啮合的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以及用于拨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的轮盘,其中被动齿轮通过销件固定在转轴上。
此外,在包体的一侧设有引流口,该引流口位于包体倾覆时能够流出钢水的一侧,且流出的钢水经过引流口汇集后注入模腔内。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能够选择漏底方式或倾覆倒出方式实现钢水浇铸,若钢水表面具有漂浮物,即选择漏底方式实现钢水的注水,且位于底部的钢水纯净度较高,确保铸件的品质,同时结构简单,实施方便,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钢包的主视示意图;
其中:1、包体;10、漏水孔;100、竖直段;101、锥台段;11、引流口;2、第一驱动机构;20、吊架;200、侧架;21、齿轮传动组件;210、齿轮箱;211、主动齿轮;212、被动齿轮;213、轮盘;a,b、转轴;3、塞头;30、堵塞部;4、第二驱动机构;40、定位座;41、活动杆;42、连接杆;43、驱动单元;430、撬杆;431、连接钳;432、限位座;44、滑座;440、滑轨;45、滑块;46、定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铸造中的钢包,其包括具有开口朝上能够盛装钢水的包体1、用于驱动包体1倾覆将钢水注入模腔的第一驱动机构2,其中在包体1的底部设有漏水孔10,钢包还包括位于包体1内且能够打开或堵塞漏水孔10的塞头3、以及用于驱动塞头3打开或堵塞漏水孔10的第二驱动机构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新铸造(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亚新铸造(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447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铁浇注用上水口砖的拆卸工具
- 下一篇:金属铸件水口分离顶板辅助导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