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通道植物有机小分子在线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44842.5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0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侯佩臣;王成;王晓冬;周航;何璐璐;任鹏;胡叶;赵勇;潘大宇;高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郝瑞刚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植物 有机 分子 在线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分子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通道植物有机小分子在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植物中有机小分子浓度的检测通常是在电化学工作站进行的,电化学工作站由主机和电极构成,电极一般由基础电极(金、银、铂等)、修饰材料(炭纳米管、纳米金颗粒、纳米银颗粒等)和反应底物(酶、抗原或抗体等)构成,检测时需要先对植物的目标部位进行破坏性的采样,通过研磨、匀浆、化学试剂浸提等步骤提有机小分子溶液,然后将电化学工作站的电极插入到溶液中,借助循环伏安法扫描电极,最后得到溶液中的有机小分子的浓度。
由于电化学工作站需要220V的电源提供电能,所以现有技术中的电化学工作站只能对植物的研磨液进行检测,检测的结果也只能是针对采样时刻的单个时间点或多个时间点的植物小分子含量,不能实现对活体植物的有机小分子含量的在线检测,更不能实现多点、多器官同时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的检测装置只能检测植物在单个时间点的单个器管或组织的有机小分子含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通道植物有机小分子在线检测装置,包括生物传感器、信号处理器、数据分析显示器和蓄电池,所述生物传感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生物传感器分别插入植物组织或器官,所述信号处理器上设有多个接口,多个所述生物传感器分别通过导线与多个所述接口一一对应相连接;所述数据分析显示器与所述信号处理器电连接;所述蓄电池用于为所述信号处理器和所述数据分析显示器提供电能。
其中,所述数据分析显示器固定在所述信号处理器的上方。
其中,所述信号处理器内设有信号采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补偿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模块与多个所述接口连接,所述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生物传感器的电流信号,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电流信号进行处理,所述补偿模块用于为所述生物传感器进行电压补偿和温度补偿。
其中,所述数据分析显示器包括分析转换模块和显示屏,所述分析转换模块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电连接,用于分析所述电流信号,并将所述电流信号转换成数字符号或图形符号,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分析转换模块连接,用于显示所述数字符号或图形符号。
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设于所述数据分析显示器上。
其中,所述蓄电池设于所述信号处理器的内部。
其中,所述生物传感器的形状为针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通道有机小分子在线检测装置利用多个生物传感器插入到目标植物的不同部位的组织和器官,植物组织和器官内的有机小分子与生物传感器的底物发生系列反应,导致植物组织和器官内的电子转移,多个生物传感器通过多根导线与信号处理器连接,信号处理器记录电子转移过程中的电流,最后通过与信号处理器连接的数据分析显示器换算成相同或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的有机小分子的实时浓度,另外该装置还包括提供电能的蓄电池,整个装置可以在植物种植区域对植物进行检测,不需要对植物组织进行处理,能够实现对不同植物组织和器官的实时在线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通道植物有机小分子在线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生物传感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信号处理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数据分析显示器;20:信号处理器;30:生物传感器;40:导线;101:显示屏;201:接口;202:导线;203:信号采集模块;204:信号处理模块;205:蓄电池;301:工作电极;302:对电极;303:参比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448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