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变速箱润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45699.1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9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唐潢漪;苏春霞;汪旭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H5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180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变速箱 润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传动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汽车变速箱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变速器内部齿轮的啮合以及传动使得箱体内温度急剧上升,对于部分轴承及齿轮类零件,由于润滑不足而导致的高温,将大大的影响箱内零件的使用寿命。同时高温也将影响非金属零件在变速器内的应用,增加零件轻量化设计的成本,因此如何对变速器内部的零件进行有效的润滑显得尤其重要。
一般汽车变速器润滑系统都是采取飞溅润滑的方式,即在变速箱中存储一定量的润滑油液,然后通过变速箱齿轮副的高速旋转将润滑油搅动,飞溅的润滑油滴入需要润滑的变速箱部件中。一般的变速箱需要润滑的零部件有齿轮,轴及轴承等,需要润滑的部件转速较高。由于变速箱结构复杂,往往存在着润滑死区,采用一些特殊结构也达不到理想的润滑效果。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CN203717865,公开日为2014年07月16日,公开了一种变速器润滑装置及其润滑油轨,包括内设通孔的圆筒部及由所述圆筒部一端形成的圆盘部,所述圆盘部上沿圆周方向上设有多个进油口,所述圆盘部的外周缘沿圆周方向上设有多个出油口,在所述圆盘部的径向方向上所述油口位于所述进油口的外侧。但该装置,润滑油无法有效的汇聚到润滑油轨,导致润滑不充分,达不到有效充分润滑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汽车变速箱润滑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集油槽、导油嘴和径向设有通孔的空心轴,其中:导油嘴设置于空心轴一端,所述集油槽设置于变速箱壳体上部且一端通向导油嘴。
所述的变速箱壳体上设有与导油嘴相配合的分流机构,以使集油槽中的润滑油流入相应的导油嘴中。
所述的分流机构包括:U型加强筋和呈槽型的分流道,其中:分流道一端与U型加强筋相连,该U型加强筋延伸入对应导油嘴中。
所述的集油槽包括:用于收集油滴的集油部和用于导出润滑油的导油部,其中:集油部与导油部通过转接板相连,集油部一侧设有向外倾斜的集油板。
所述的导油部包括:弧形段和平直段,其中:弧形段两端分别与所述集油部和平直段相连,平直段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的定位销。
所述的导油嘴包括:进油口、导油管和呈喇叭状的导油口,其中:导油口两端分别与进油口和导油管相连,导油管另一端伸入空心轴内。
所述的进油口的外缘设有多个挡片。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收集润滑油并且集中分配,使润滑油的相关零部件得到充分润滑,减少了润滑油的使用量,从而也相应减少了因润滑油引起的动力损耗,系统中使用大量非金属零件及空心轴,大大降低了相关零件的重量,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变速箱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集油槽结构示意图;
图4为分流机构立体示意图;
图5为输出轴结构示意图;
图6为倒挡轴结构示意图;
图7为输入轴结构示意图;
图8为输入轴导油嘴结构示意图;
图9为分流机构平面示意图;
图中:1集油槽;2倒挡轴;3倒挡轴导油嘴;4输入轴;5输入轴导油嘴;6输出轴;7输出轴导油嘴;8变速箱壳体;9分流机构;101集油部;102导油部;103弧形段;104平直段;105定位销;106卡扣;107集油板;108转接板;109挡油板;110侧板;111底座板;201倒挡轴径向通孔;401输入轴径向通孔;501进油口;502导油口;503导油管;504挡片;601输出轴径向通孔;901U型加强筋;902输入轴分流道;903输出轴分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集油槽1、导油嘴和空心轴,其中:导油嘴设置于空心轴一端,所述集油槽1设置于变速箱壳体8上部且一端通向导油嘴,空心轴径向上设有通孔。图1中黑色箭头方向代表了润滑油的流动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456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合器啮合状态指示系统
- 下一篇:作动器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