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拱型景观防汛墙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846759.1 申请日: 2015-10-29
公开(公告)号: CN205188901U 公开(公告)日: 2016-04-27
发明(设计)人: 袁昊;邬显晨;张琳琳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02B3/06 分类号: E02B3/06;E02D27/12;A01G9/02
代理公司: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代理人: 徐雯琼;徐茂泰
地址: 200092 上***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连拱型 景观 防汛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景观防汛墙,具体是指一种连拱型景观防汛墙结构。

背景技术

滨江临海城市经常会受到台风、暴雨、高潮位和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袭击,因此防汛墙是防洪挡潮的主要工程设施。现有技术中,采用的防汛墙多为桩基承台式结构,墙身为直立式,这种结构导致混凝土材料的抗压强度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另外,墙身材料采用钢筋混凝土,使得外观单调生硬,景观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连拱型景观防汛墙,既能承受更大的墙后土体水平方向的土压力;并能充分利用材料强度,使得拱形墙身更薄以减少工程用料;还具有美化防汛墙外观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拱型景观防汛墙,包含:桩基结构,位于整个连拱型景观防汛墙的底部;底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平设置在所述的桩基结构的顶部;若干防汛墙墙身,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依次设置在所述的底板的临土侧,且底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每个防汛墙墙身均呈拱形,且临水侧为凹面;若干支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依次设置在所述的底板的临土侧,且底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每个支墩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防汛墙墙身之间,使相邻两个防汛墙墙身通过支墩连接;若干层植生袋,其堆放设置在所述的底板的临水侧,在所述的植生袋上种植有水生植物。

所述的防汛墙墙身的拱冠向背水侧倾斜,各层拱圈自拱冠向拱端逐渐变厚。

所述的防汛墙墙身的临水侧表面采用勾凸缝以形成仿浆砌块石外观形状。

所述支墩由其顶端至底端外径逐渐增大,即支墩呈上窄下宽的形状。

所述的底板呈矩形结构,长度为2000mm~4000mm,厚度为500mm~600mm。

所述的桩基结构包含:前排临水侧桩基,由多个钢筋混凝土板桩密排设置构成,即相邻两个钢筋混凝土板桩之间固定连接;后排临土侧桩基,由多个钢筋混凝土方桩间隔设置构成,即相邻两个钢筋混凝土方桩之间设置间距。

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板桩的尺寸,钢筋混凝土方桩的尺寸,以及相邻两个钢筋混凝土方桩之间的间距是根据桩基结构的承载力以及整个连拱型景观防汛墙的结构稳定性确定的。

若干层所述的植生袋呈阶梯状堆放设置在底板上,其中,位于最底层的植生袋通过锚钉与底板固定连接,相邻两层植生袋之间通过钉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植生袋采用以聚丙烯为原料的高分子聚合物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拱型景观防汛墙,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呈拱形的防汛墙墙身能够承受来自墙后土体水平方向的土压力,由于拱形结构受压性能高,从而使得墙后土体的土压力能在拱形结构的墙身上通过自身平衡抵消部分,因此其比现有技术中的直立式墙身能承载更大的水平土压力;

2、本实用新型中的墙后土体的土压力依次通过拱形防汛墙墙身的拱圈以及支墩传递至底板下方的桩基上,因此防汛墙墙身能充分利用材料强度,从而使得拱形墙身可以做得比直立式墙身更薄,有效减少混凝土的用量以及工程费用;

3、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汛墙墙身临水侧的墙面勾凸缝,以及种植在植生袋上的水生植物都具有美化防汛墙外观的功能,并营造生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拱型景观防汛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拱型景观防汛墙的断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拱型景观防汛墙的立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图3,通过详细说明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1~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拱型景观防汛墙,包含:桩基结构,位于整个连拱型景观防汛墙的底部;底板3,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平设置在所述的桩基结构的顶部;若干防汛墙墙身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依次设置在所述的底板3的临土侧,且底端与底板3固定连接;每个防汛墙墙身1均呈拱形,且临水侧为凹面;若干支墩2,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依次设置在所述的底板3的临土侧,且底端与底板3固定连接;每个支墩2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防汛墙墙身1之间,使相邻两个防汛墙墙身1通过支墩2连接;若干层植生袋6,其堆放设置在所述的底板3的临水侧,在所述的植生袋6上种植有水生植物7。

如图2所示,所述的防汛墙墙身1的截面呈矩形或方形。

所述的防汛墙墙身1的拱冠向背水侧倾斜,各层拱圈自拱冠向拱端逐渐变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467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