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豆浆机的导流杯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47016.6 | 申请日: | 2015-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4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高新忠;孙亮;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信多达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44;A47J43/04;A47J43/07;A23C1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李灵锋 |
地址: | 3112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豆浆机 导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豆浆机的导流杯套。
背景技术
现有的豆浆机分为两部分,为机头和杯体组成,机头放置在杯体内实现豆浆机的预热、打豆浆、煮豆浆的功能,机头由上盖、下盖、金属下盖、线路板、电机、刀片组成,杯体由钢杯体、杯体外壳、发热管、温控器、熔断体组成,现有杯体内部的钢杯体因制造工艺的限制,只能在钢杯体的内壁冷压出较大的扰流筋,对杯体内的水和豆子起到一定的扰流作用来改变豆子在杯体内的运动轨迹,且现有豆浆机的钢杯体由于制造工艺的限制只能为圆柱形,空间大,制浆过程中,当电机高速转动带动杯体内的水做同方向旋转,豆子也随即旋转,豆子比较分散,通过与扰流筋的碰撞来实现改变运动轨迹而与刀片接触粉碎,因轨迹为无规则的碰撞运动,导致豆子被刀片粉碎频次较低,致使粉碎效果较差,豆渣较多;且制浆过程中噪音很大,影响消费者的制浆体验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豆浆机的导流杯套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豆浆机的导流杯套,该豆浆机包括机头、杯体和加热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内设置一导流杯套,机头放置在导流杯套内,导流杯套由上杯套和下杯套组成,上杯套为筒状结构,下杯套的侧壁为弧面结构,下杯套与上杯套通过收口结构相连;所述下杯套的下方内壁设置有与机头的电机旋转方向同向的倾斜的导流筋,导流筋轨迹的终点位于机头的刀片所在的水平面上;所述上杯套的内壁设置有波浪状的破泡筋。
所述的一种豆浆机的导流杯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杯套外壁与杯体内壁紧密贴合。
所述的一种豆浆机的导流杯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杯套的最大直径与上杯套的直径相同。
所述的一种豆浆机的导流杯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口结构位于机头的防溢电极下方,收口结构的最小直径小于上杯套的直径。
所述的一种豆浆机的导流杯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杯套的一侧转动设置一盖子。
所述的一种豆浆机的导流杯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杯套与杯体的上端面通过旋转的卡扣连接。
所述的一种豆浆机的导流杯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杯套的上端面设置有限位机头的限位槽。
所述的一种豆浆机的导流杯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底座采用立体加热线盘。
本实用新型的导流杯套实现豆子在刀片处聚集粉碎,在制浆过程中,豆子随着水流沿着导流筋有序运动集中到刀片附近,一方面使豆子粉碎更彻底,另一方面减小了豆浆机的制浆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豆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流杯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导流杯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豆泡位于收口结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刀片与导流筋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部放大图;
图7为图5中B部放大图;
图8为破泡筋过滤豆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头,2-杯体,3-加热底座,4-导流杯套,5-盖子,6-立体加热线盘,7-上杯套,8-下杯套,9-收口结构,10-导流筋,11-豆子,12-破泡筋,13-刀片,14-豆泡,15-防溢电极,16-限位槽,17-卡扣,18-豆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信多达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信多达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470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搅奶器的定位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语音报警的直饮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