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密封包内给活鱼连续增氧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47440.0 | 申请日: | 2015-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0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春生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3199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密封 连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养殖增庠器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密封包内给活鱼连续增氧的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鱼类产品从甲地运输到乙地,期间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如观赏鱼,在快递运输过程中,需要密封打包运输。现有的增氧方法,就是在密封包内一次性地打上纯氧,由于密封包的体积不能过大,能加入的氧气量过小,解决不了鲜活鱼类密封打包后的增氧需要,运输过程中死亡率过高,如锦鲤,网上销售很火爆,现在的销售公司,都会尽量靠近大城市的飞机场,然后从边远的水产养殖场把锦鲤运来大城市,再在飞机场附近弄一个小型的养殖池,接单后直接在飞机场边上打包发货,尽量减少运输时间。尽管这样,死亡率还是会达到30%左右,而且会影响商家的声誉。阳湖大闸蟹,由产地发往全国各地,一个包一般上千元的蟹,因为运输中缺氧,死亡率也在20%左右,收货方发货方为此纠纷不断。湖北是我国黄鳝集中产地,因为缺氧的问题,黄鳝根本不能用快递密封包发货。如何解决鲜活鱼类快递运输过程中比较长时间在密封包内连续增氧的问题,目前尚无良好的技术方案解决。
发明内容
申请人经过长期研究并实践,发明了一种用于密封包内给活鱼连续增氧装置,放进密封的快递包装内,连续放氧72小时左右,且没有任何污染。完全能满足快递密封包的运输需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密封包内给活鱼连续增氧装置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设罐体,罐体上端连接罐螺丝凸,罐体外层设刻度线,设盖体,盖体连接盖面,盖面设出气口,盖体内面出气口处连接出气管,将出气管插入罐体,盖体拧紧在罐螺丝凸2上,组装完成。
使用程序:将若干增氧颗粒放入罐体内,再将自来水装入罐体内三分之一刻度线之下,将一种用于密封包内给活鱼连续增氧的装置放入鲜活鱼类密封包内,增氧颗粒和水混合后会自然产生氧气,氧气不断从出气管和出气口内放出,达72小时左右,由于罐体内有三分之二的空气,在密封包内漂浮于水面上,而密封包的水却进不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长时间不间断在密封包内给活鱼增氧,增痒效率高,干净。
附图说明
1.罐体、2.罐螺丝凸、3.刻度线、4.盖体、5.出气管,6.盖面,7.出气口。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密封包内给活鱼连续增氧的装置的技术结构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密封包内给活鱼连续增氧的装置的罐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密封包内给活鱼连续增氧的装置的盖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用于密封包内给活鱼连续增氧的装置,设罐体1,罐体1上端连接罐螺丝凸2,罐体1外层设刻度线3,设盖体4,盖体4连接盖面6,盖面6设出气口7,盖体4内面出气口7处连接出气管5,将出气管5插入罐体1,盖体4拧紧在罐螺丝凸2上,组装完成。
使用程序:将若干增氧颗粒放入罐体1内,再将自来水装入罐体1内三分之一刻度线之下,将一种用于密封包内给活鱼连续增氧装置放入鲜活鱼类密封包内,增氧颗粒和水混合后会自然产生氧气,氧气不断从出气管5和出气口7内放出,达72小时左右,由于罐体1内有三分之二的空气,在密封包内漂浮于水面上,而密封包内的水却进不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春生,未经王春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474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曝气融氧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水产品养殖的增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