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循环冷却的减压蒸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48022.3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3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吴健龙;姚峰;肖永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迪瑞合成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10 | 分类号: | B01D3/10;B01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史慧敏 |
地址: | 3345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冷却 减压蒸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循环冷却的减压蒸馏装置。
背景技术
液体的沸点,是指它的饱和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时的温度,因此液体的沸点是随外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借助于真空泵降低系统内压力,就可以降低液体的沸点,这便是减压蒸馏操作的理论依据。减压蒸馏是分离和提纯有机化合物的常用方法之一,它特别适用于那些在常压蒸馏时未达沸点即已受热分解、氧化或聚合的物质。
减压蒸馏装置主要由蒸馏、抽气(减压)、安全保护和测压四部分组成。蒸馏部分由蒸馏瓶、克氏蒸馏头、毛细管、温度计及冷凝管、接受器等组成。目前,有机药物合成过程中的减压蒸馏装置多采用两级蒸馏器串联设置,有机蒸汽经过循环水冷却后在用冷冻盐水冷却,最后收集至溶剂接收器,见图1。然而,在运行过程中,有机蒸汽经过一级冷凝器(循环水介质冷凝器)冷却后,冷却后的液态溶剂和未冷却的气态溶剂均要通过二级冷凝器(冷冻盐水介质冷凝器),增加了二级冷凝器负担,增加了制冷能量消耗。另外,溶剂接收器中的溶剂在负压条件下会不断挥发,而降低了溶剂蒸馏收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循环冷却的减压蒸馏装置,能有效解决二级冷凝器能量消耗过大的问题,并降低接收器中的溶剂挥发量。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循环冷却的减压蒸馏装置,包括循环水介质冷凝器、冷冻盐水介质冷凝器、溶剂接收器和平衡管,所述循环水介质冷凝器的进气口与有机蒸汽源连通,所述循环水介质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连通所述溶剂接收器,所述循环水介质冷凝器的气体出口分别连通所述冷冻盐水介质冷凝器和平衡管,所述平衡管再连通所述溶剂接收器,所述冷冻盐水介质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连接所述溶剂接收器,所述冷冻盐水介质冷凝器的气体出口连接真空泵。
优选的,所述平衡管为U型结构,以方便液封设计。
优选的,所述冷冻盐水介质冷凝器与所述溶剂接收器之间的蒸馏管为U型结构,以方便液封设计。
优选的,各设备之间通过蒸馏管连接,所述平衡管的管径小于其它蒸馏管。
优选的,所述平衡管的管径为DN25,所述蒸馏管的管径为DN40。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循环冷却的减压蒸馏装置,能有效降低能耗,降低溶剂损耗,增加溶剂蒸馏收率。
运行过程中,有机蒸汽经过一级冷凝器冷却,冷却后的液体有机溶剂直接进入溶剂接收器,未冷却的蒸汽经过二级冷凝器冷却后进入接收器,有效解决了液化后的溶剂还要经过二级冷凝器的问题,大幅降低能量消耗。平衡管作用为平衡接收器与蒸馏体系压力,使冷却后的液体溶剂尽可能流入接收器。平衡管和二级冷凝器下的蒸馏管均采用了U型液封设计,可防止一级冷凝器后的冷却蒸汽经溶剂接收器直接挥发至真空泵,造成溶剂损失。同时,接收器中溶剂挥发后会经二级冷凝器冷却,可减少溶剂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减压蒸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减压蒸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循环水介质冷凝器,2为冷冻盐水介质冷凝器,3为溶剂接收器,4为平衡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可循环冷却的减压蒸馏装置,见图2,包括循环水介质冷凝器、冷冻盐水介质冷凝器、溶剂接收器和平衡管,所述循环水介质冷凝器的进气口与有机蒸汽源连通,所述循环水介质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连通所述溶剂接收器,所述循环水介质冷凝器的气体出口分别连通所述冷冻盐水介质冷凝器和平衡管,所述平衡管再连通所述溶剂接收器,所述冷冻盐水介质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连接所述溶剂接收器,所述冷冻盐水介质冷凝器的气体出口连接真空泵。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可循环冷却的减压蒸馏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见图2,所述平衡管为U型结构,以方便液封设计。所述冷冻盐水介质冷凝器与所述溶剂接收器之间的蒸馏管为U型结构,以方便液封设计。各设备之间通过蒸馏管连接,所述平衡管的管径小于其它蒸馏管,所述平衡管的管径为DN25,所述蒸馏管的管径为DN40。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迪瑞合成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迪瑞合成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480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