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LTPS的GOA电路及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48377.2 | 申请日: | 2015-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2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锋;赵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何青瓦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ltps goa 电路 显示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驱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LTPS的GOA电路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目前低温多晶硅(LowTemperaturePoly-silicon,LTPS)技术为新一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技术。由于LTPS半导体具有超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相应的面板周边集成电路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就是GOA(GateDriverOnArray,阵列基板行驱动)的技术量产化的实现,利用GOA技术将栅极开关电路集成在液晶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上,从而可以省掉栅极驱动集成电路部分,以从材料成本和制作工艺两方面降低产品成本。这种利用GOA技术集成在阵列基板上的栅极开关电路也称GOA电路。
其中,GOA电路包括若干个GOA单元,每一个GOA单元对应一条栅线,具体的每一个GOA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一条栅极驱动信号线;且一GOA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下一GOA单元的输入端。传统的GOA电路中的每一GOA单元为12TFT(ThinFilmTransistor,薄膜场效应晶体管)1Cap(电容)结构,在这种传统的带有Gas信号控制的GOA电路当中,当所有栅极开关开启后,所有栅极驱动信号线上都会一直保持Gas信号的低电平。如果栅极驱动信号线上的低电平不能在时钟信号线来临之前放电至高电平,将会影响GOA电路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LTPS的GOA电路及显示面板,能够有效提高GOA电路的工作稳定性,提高栅极驱动信号线的电荷充电及泄放能力;同时,完成GOA电路搭配所有栅极开关开启功能的正常实现,避免栅极驱动信号线上电荷的残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LTPS的GOA电路,包括:调制电路,充电电路,输入信号端、输出信号端。
调制电路及充电电路均连接输入信号端和输出信号端,使得调制电路及充电电路为并联连接关系。
其中,充电电路是一开关,包括控制端、第一端、第二端。输入信号端连接充电电路的第一端。输出信号端分别连接充电电路的第二端及控制端。
进一步,开关是第十二晶体管,控制端是第十二晶体管的栅极,第一端是第十二晶体管的源极,第二端是第十二晶体管的漏极。
其中,调制电路包括级联的H级GOA单元电路,第N级GOA单元电路包括:正反扫部分、控制输入部分、上拉维持部分、稳压部分、上拉辅助部分、控制输出部分,其中H和N均为正整数,N小于等于H。
正反扫部分包括第零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正扫信号、反扫信号、第N+1级扫描驱动信号、第N-1级扫描驱动信号、第M+1组时钟信号、第M+3组时钟信号;正扫信号分别连接第一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的栅极,反扫信号分别连接第零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第N+1级扫描驱动信号连接第零晶体管的源极,第N-1级扫描驱动信号连接第一晶体管的源极;第M+1组时钟信号连接第三晶体管的源极,第M+3组时钟信号连接第二晶体管的源极;第零晶体管及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相连,第二晶体管及第三晶体管的漏极相连。
其中,当N等于1时,第N-1级扫描驱动信号连接启动信号,当N等于H时,第N+1级扫描驱动信号连接启动信号。
控制输入部分包括第四晶体管,第M+2组时钟信号;第四晶体管的源极连接第零晶体管及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第M+2组时钟信号连接第四晶体管的栅极。
上拉维持部分包括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第八晶体管、第九晶体管、第一电容;第五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一节点,源极连接第四晶体管的漏极,漏极连接第一电位;第六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一节点,源极连接第八晶体管的漏极;第八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二晶体管及第三晶体管的漏极,源极连接第二电位,漏极连接第一节点;第九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一节点,源极连接第二节点,漏极连接第一电位;第一电容连接在第一节点与第一电位之间。
稳压部分包括第七晶体管,第七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二电位,第七晶体管的源极连接第四晶体管的漏极,第七晶体管的漏极连接第二节点。
上拉辅助部分包括第十一晶体管,第十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零晶体管及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第十一晶体管的源极连接第一节点,第十一晶体管的漏极连接第一电位。
控制输出部分包括第十晶体管,第二电容;第十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二节点,源极连接第M组时钟信号,漏极与第九晶体管的源极连接;第二电容连接第二节点及第十晶体管的漏极;第十晶体管的漏极连接第N级扫描驱动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483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鼓皮
- 下一篇:一种亮度自动调节LED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