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下掘进掏心眼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49167.5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9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康宁;张帅民;李晓飞;范磊芬;杨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灵宝金源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725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掘进 掏心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井下矿山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下打钻掘进时的掏心眼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井下掘进施工时,放炮眼布置顺序依次为掏心眼-辅助眼-周边眼。由于现有打钻多采用人工打钻,打钻施工时掏心眼需要2人以上,一人扶钻机,一人扶钻杆和钻头以对准掌子面,施工时,由于钻杆的旋转容易滑脱,且由人工手扶钻杆和钻头带来不便,因而施工起来效率慢、掏心眼质量不高,且安全系数不高、影响施工进度和巷道的断面,因而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井下打钻掘进时的掏心眼固定装置,从而便于掘进施工中的掏心眼施工。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井下掘进掏心眼固定装置,该装置包括固定杆、固定框、扶手;其中固定杆设于固定框中部,将固定框平均分割;扶手分别设于固定框两端,用于扶持、操作该固定装置;使用时,固定杆固定于掘进时掌子面上;固定框用于固定掘进的掘进钻杆,固定框的长度等于掌子面的宽度。
优选设计中,固定杆垂直于固定框平面设计,或者设计为固定框与固定杆转动连接以使固定框可围绕固定杆任意角度旋转。
固定杆长度优选设计为50cm。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按照现有技术在掌子面掘进施工进行钻孔操作,在打出一个心眼后,将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杆固定其中,从而起到对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作用;然后将掘进钻杆穿过固定框,利用固定框固定掘进钻杆。由于固定框具有一定长度(优选设计中,等同于掌子面长度),因而钻杆可在固定框内来回移动;另外由于固定框可围绕固定杆任意角度旋转,因而掘进钻杆可在掌子面上任意点位施工。
总体而言,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可在掌子面施工中对于掘进钻杆起到较好的固定作用,同时能够减少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时的安全系数,且较好提高了工作效率,因而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井下掘进掏心眼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杆1、固定框2、扶手3;其中固定杆1设于固定框2中部,将固定框2平均分割;扶手3分别设于固定框2两端,用于扶持、操作该固定装置;
使用时,固定杆1固定于掘进时掌子面上;固定框2用于固定掘进的掘进钻杆,固定框2的长度等于掌子面的宽度。
优选设计中,固定杆1可以垂直于固定框2平面设计,或者设计为固定框2可在固定杆1上任意角度旋转。
固定杆1长度优选设计为50cm;过长时无法起到稳定的固定作用,过短时容易影响掘进操作。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按照现有技术中的方式,在掌子面进行掘进钻孔操作,在打出一个心眼后,将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杆1固定其中,从而起到对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作用;然后将掘进钻杆穿过固定框2,利用固定框2的宽度固定掘进钻杆。具体施工时,只需通过扶手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适当扶持操作即可。
施工时,由于固定框2具有一定长度(优选设计中,等同于掌子面长度),因而掘进钻杆可在固定框2内来回移动;另外由于固定框2与固定杆1转动连接,使得固定框2可围绕固定杆1任意角度旋转,因而掘进钻杆可在掌子面上任意点位施工,从而快速完成掏心眼施工。
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较为容易制备。实际使用工作中,能够较好地改进掏心眼的施工方式,提升效率,提高掏心眼的质量,且能提升操作施工中的安全性,因而具有较好地推广应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灵宝金源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灵宝金源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491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盾构管片防水结构
- 下一篇:竖井井筒的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