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络筒机用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49915.X | 申请日: | 2015-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4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曾焕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焕城 |
主分类号: | B65H54/74 | 分类号: | B65H54/74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2000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络筒机 用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络筒机用电机。
背景技术
络筒机一般采用将所有的槽筒均套设在一根长的转轴上的设计,该转轴的一端与驱动装 置连接,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动。转轴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动,带动槽筒转动。槽筒转 动后通过摩擦力带动与之对接触的线筒转动进行绕线。将所有的槽筒均套设在同一根转轴上, 会导致同一根转轴的负载过重,转轴转动时会产生振动,且转轴越长,负载越重,振动越剧 烈。因此为了尽可能地减小转轴转动时的振动幅度,需要转轴的转速不能过高,转轴的线速 度一般控制在390m/min以下,直接影响到络筒机的绕线效率,使生产效率遭遇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络筒机用电机。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络筒机用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壳体和转轴;所述电机壳体内设有定子和转子; 所述转轴的一端插置于所述电机壳体内与所述电机壳体内的转子连接,所述电机通电后通过 转子转动带动转轴绕转轴的中心轴线转动;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电机壳体的外部;所 述电机壳体设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用于与络筒机的机架连接。
优选地是,所述第一底座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第一螺栓或第一螺钉贯穿所述第一 通孔后旋入络筒机的机架内,将所述电机壳体安装可拆卸地安装在机架上。
优选地是,所述电机壳体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一底座连接,且突出所 述第一底座。
优选地是,所述第一凸块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络筒机机架上的 第一螺纹孔对应;第一螺栓或第一螺钉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后旋入所述第一螺纹孔,将所述电 机壳体可拆卸地安装在络筒机的机架上。
优选地是,所述第一凸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的端部。
优选地是,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一底座之间的夹角α大于0°小于180°。
优选地是,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一底座之间的夹角α大于等于60°小于等于100°
络筒机一般将所有的槽筒均套设在一根长的转轴上,该转轴的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在 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动。线筒沿转轴的轴向排列。转轴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动,带动槽筒 转动。槽筒转动后通过摩擦力带动与之对应的线筒转动进行绕线。发明人经研究发现,转轴 转动时,其转动自驱动端沿转轴的轴向逐渐延迟,即转轴上远离驱动端的部分在转轴上靠近 驱动端的部分转动后再转动。因槽筒是在转轴的带动下转动,但转轴沿其轴向产生转动延迟 现象时,沿转轴轴向排列的多个槽筒也会发生与之对应的转动延迟现象,从而导致靠近驱动 端的槽筒先于远离驱动端的槽筒转动。而又因线筒受槽筒带动转动,当槽筒沿转轴轴向产生 转动延迟的现象时,沿转轴轴向排列的多个线筒也会发生与之对应的转动延迟现象,从而导 致靠近驱动端的线筒先于远离驱动端的线筒转动,使各线筒的转动时间不同。线筒的转动时 间不同势必会导致线筒的绕线量也不同。线筒转动时间越长,其绕线量越大,反之,线筒转 动时间越短,其绕线量就越小。并且槽筒的轴向长度越长,转动延迟的现象越明显,从而使 各线筒的绕线量的差异越大。
将所有的槽筒均套设在同一根转轴上,还会导致同一根转轴的负载过重,转轴转动时会 产生振动,且转轴越长,负载越重,振动越剧烈。因此为了尽可能地减小转轴转动时的振动 幅度,需要转轴的转速不能过高,线速度一般控制在390m/min以下,无法提高,直接影响到 络筒机的绕线效率,使生产效率遭遇瓶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络筒机用电机,工人可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络筒机用电机直接替 代原有的络筒机中的驱动装置和转轴后安装在原有的络筒机的机架上,通过一个络筒机用电 机驱动一个槽筒相对其他槽筒独立转动,来实现络筒机的快速绕线、准确控制各线筒绕线速 度相同等功能,无需对原有的络筒机的机架进行改造,使改造络筒机变得简单方便,改造成 本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络筒机用电机的电机壳体具有第一底座,每个电机的第一底座搭靠在 一个络筒机上的支架的第一支撑台上,实现第一支撑台对电机壳体的支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络筒机用电机的电机壳体还具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块凸出第一底座。 第一底座搭靠在第一支撑台上时,第一凸块抵靠在第一支撑台的一侧,与络筒机上的支架的 第一侧面接触,从而确定电机壳体和支架的相对位置,将电机壳体准确定位在指定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焕城,未经曾焕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499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双作用能量回收装置
- 下一篇:利用石油焦为燃料烧制固体水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