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捷烟感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0142.7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1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峰;胡俊华;王筱明;韩东伟;韩彦福;蒋顺朋;马飞;郭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9/14 | 分类号: | G08B29/14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捷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厂区安全防范工具研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捷烟感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安全生产,一直是生产过程中贯彻执行的标语,其中火灾则是最大的安全隐患,在现有的生产车间中,大多都安装着防火监测工具和灭火的器械,其中预防警示的烟感探测器也慢慢成为公共场合内比不可少的安全防御工具,但是随着烟感控测器的普及安装,需要对其敏感度进行定期测试;而来自厂家的检测器成本太高,以至于很多用户都不会去购买,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渐渐被大家所忽视,从而当烟感探测器发生故障也未能及时的报警,从而一旦发生灾情,后果非常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捷烟感测试装置,能够方便烟感探测器的随地检修,辨别安全设备使用可靠性,方便携带,随时监测,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捷烟感测试装置,包括储烟室、手扶固定架、吹气胶套和烟气传输管,所述的烟气传输管与储烟室的出口固定连接,储烟室和烟气传输管通过手扶固定架固定,且手扶固定架上设置有环状把手;所述的吹气胶套为握式充气气囊,所述的握式充气气囊的出气口与储烟室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的储烟室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一卡口,所述的卡口为金属卡口。
所述的储烟室内还设置有滤网,所述的滤网为半圆型扣在卡口所在的储烟室内周壁上。
所述的烟气传输管为可伸缩密封杆。
所述的烟气传输管的出气口设置有网状喷头。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简单便捷的方式,在储烟室防止烟气产生燃料,然后通过握式充气气囊使产生的烟气沿烟气传输管道输送到带测试的烟感探测器,从而带测试的烟感探测器接触到模拟烟气信号,如果其能够触发探测器进行报警,表明探测烟感的功能正常,否则表示不正常,方便维护,而且成本低,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便捷烟感测试装置,包括储烟室3、手扶固定架8、吹气胶套7和烟气传输管4,所述的烟气传输管4与储烟室3的出口固定连接,储烟室3和烟气传输管4通过手扶固定架8固定,且手扶固定架8上设置有环状把手;所述的吹气胶套7为握式充气气囊,所述的握式充气气囊的出气口与储烟室3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的储烟室3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一卡口1,所述的卡口1为金属卡口。所述的金属卡口在不使用时为闭合状态,当需要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此金属卡口1把棒状或者其它形状的发烟装置放置进去,然后闭合,如工作人员可以拿点燃的香烟放入金属卡口1中,然后通过握式充气气囊进行打气,气流通过空气进行储烟室3,对香烟燃烧产生的烟进行流通带动,从储烟室的出气口流动到烟气传输管4,工作人员手握手扶固定架8把烟气传输管的出气口对准待测烟气感应器,进行测试,如果烟气感应器报警则便是正常,否则则表示已经损坏,需要进行更换。这样依次对设置在房顶的烟气感应器进行测试,高效而且准确。
所述的储烟室内还设置有滤网2,所述的滤网2为半圆型扣在卡口所在的储烟室3内周壁上。通过设置滤网2防止烟气产生的物料如香烟燃烧后的碎屑进入烟气传输管4,从而吸附到烟气感应器,对其造成破坏。在烟气产生完毕后,操作人员可以打开金属卡口,把其燃烧后的颗粒倒出,从而不影响重复使用。
所述的烟气传输管4为可伸缩密封杆,可以根据房屋的高度进行伸缩调节,方便使用。
所述的烟气传输管4的出气口设置有网状喷头5,通过网状喷头可以使烟喷出时能够均匀散开,进而使监测时更加便捷。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是通过在烟感探测器下方,先把烟气产生物常用的为香烟点燃后通过金属卡扣放入储烟室,然后操作人员用双手操作,一手扶手扶固定架8,另外一手握着握式充气气囊7,把储烟室3产生的烟气从烟气出口吹出到烟感上,触发烟感报警,测试烟感是否损坏,从而便于维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牢固,安全,美观,节约成本,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01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现场手持终端系统
- 下一篇:近视预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