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读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0398.8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6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38 | 分类号: | G06F13/38;G06K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未***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读卡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读卡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卡技术的发展,智能卡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不仅包括公交、 社保、电信等传统领域,还包括发展迅速的移动支付、金融IC卡等领域。
从事智能卡行业的公司,通常需要借助读卡器环境来开发智能卡COS (ChinaOperatingSystem)软件、对智能卡进行测试。目前广泛使用的商用读 卡器提供的接口,是串口(RS232)通信的自定义接口,或者是通用串行总线 (USB,UniversalSerialBus)通信的标准个人计算机(PC,PersonalComputer) /智能卡(SC,SmartCard)接口。以上两种读卡器均有不足之处,串口通信的 读卡器,虽然可灵活满足智能卡的开发与测试要求,但其接口为自定义,上位 机软件无法通用,移植性较差,且串口通信速度与USB相比,速度慢、效率低; USB通信的PC/SC接口的读卡器,虽然接口标准、移植性好、通信速度快,但 受PC/SC机制约束,无法满足智能卡软件开发或测试过程中对自定义读卡器接 口环境的要求,比如无法进行智能卡COS软件在仿真环境下的单步调试等。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读卡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以下方式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读卡器,包括:微控制单元MCU主控模块、 非接触卡模块、接触卡模块、通用串行总线USB通信模块和工作模式切换模块;
所述MCU主控模块分别连接所述接触卡模块、非接触卡模块、USB通信 模块和工作模式切换模块。
其中,所述USB通信模块用于外接主机,所述接触卡模块用于外接接触卡, 所述非接触卡模块用于外接非接触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读卡器,克服了现有串口自定义读卡器与 标准PC/SC读卡器的不足,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读卡器兼具串口自定义读 卡器与USB标准PC/SC读卡器的优点,在PC/SC双界面读卡器中实现了自定 义模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读卡器,采用USB通信方式,速度快、效率高。 在自定义工作模式下,接口灵活自定义;在符合PC/SC规范的工作模式下,接 口标准,移植性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标准PC/SC双界面读 卡器无法应用于智能卡COS软件单步调试等场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读卡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读卡器及其与外设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自定义工作模式的PC/SC双界面读 卡器,包括微控制单元(MCU,MicroControllerUnit)主控模块10、非接触卡 模块20、接触卡模块30、USB通信模块40和工作模式切换模块50。MCU主 控模块10分别连接非接触卡模块20、接触卡模块30、USB通信模块40和工 作模式切换模块50。其中,MCU主控模块10通过控制USB通信模块40,使 得当所述的读卡器连接到主机时,枚举成CCID协议的复合设备,包括接触与 非接读卡器设备;接触卡模块30与非接卡模块20一方面用于向卡片发送所述 的MCU主控模块10传入的卡片命令,另一面用于接收卡片的命令响应,并将 其传出至所述MCU主控模块10;MCU控制模块10用于检测工作模式切换模 块50的状态,以便设置工作模式,一方面将主机发送的卡片命令传入接触卡模 块30与非接卡模块20,另一方面将接触卡模块30与非接卡模块20传出的命 令响应发送至主机;工作模式切换模块50用于向MCU主控模块10发送工作 模式信息,通过操作工作模式切换模块50可使所述的读卡器在符合PC/SC规 范的工作模式与自定义工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在所述的自定义工作模式下,命令通过CCID协议的Escape通道下发,可 以透传任意格式的自定义数据,该模式下可单步执行协议命令,仅被动执行主 机发送的命令,无主动探测卡片进场与检测卡片移出场等的PC/SC机制,接口 灵活自定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03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结果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工控机箱的加固板卡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