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排气控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0443.X | 申请日: | 2015-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8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袁博;盛昌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耐尔压缩机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18 | 分类号: | F16K15/18;F16K3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孙静 |
地址: | 2016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排气控制阀,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空气压缩机的吸排气控制阀。
背景技术
吸排气控制阀是空气压缩机的气量调节核心部件,尤其在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的配套部件中极为关键。由于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实行无人值守操作,因此吸排气控制阀的使用可靠性成为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制造厂家的首选。
目前,吸排气控制阀的结构零散、复杂,无法较好地控制空气压缩机的吸排气量,且无法满足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的无人值守操作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吸排气控制阀的结构零散、复杂,无法较好地控制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的吸排气量,且无法满足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的无人值守操作的要求的缺陷,提供一种吸排气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吸排气控制阀,其特点在于,所述吸排气控制阀包括:
阀体及阀座,所述阀体具有外阀体和内阀体,所述外阀体和所述内阀体分别具有容置腔和中空腔,且所述内阀体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外阀体上固定设置有所述阀座,所述阀座具有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的内腔室,所述内腔室中远离所述容置腔的一端为开口,且所述阀座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内腔室相连通的两个通孔;
止回阀,所述止回阀包括止回阀芯、阀杆、活塞及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于所述内阀体的顶部与所述活塞,所述阀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止回阀芯及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中空腔内,所述止回阀芯用于实现所述容置腔与所述阀座的开口之间的通断;
泄放阀及电磁阀,所述泄放阀设于所述阀体上,且所述泄放阀的内部用于与空气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通,所述泄放阀通过两根第一管道分别连接至所述阀座的两个通孔,所述电磁阀设于所述泄放阀上并通过第二管道连接至所述泄放阀,且所述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空气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中空腔之间的通断;
容调放气阀,所述容调放气阀的内部用于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通,所述容调放气阀设于所述阀体上并通过第三管道连接至所述泄放阀上,且所述容调放气阀用于控制所述中空腔内的气压。
在本方案中,所述活塞下降时,通过所述复位弹簧进行缓冲,从而在所述活塞的碰撞过程中起到减震作用,提升所述止回阀的使用寿命。
较佳地,所述阀座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于所述外阀体上。
在本方案中,所述螺栓可以为内六角螺栓。
较佳地,所述止回阀芯上开设有进气孔。
在本方案中,通过所述进气孔来防止空气压缩机内的过真空情况。
较佳地,所述活塞的桶管内设置止回弹簧,所述阀杆通过所述止回弹簧与所述活塞连接。
在本方案中,所述阀杆随着所述止回阀芯下降时,通过所述止回弹簧进行缓冲,从而在所述活塞与所述止回阀芯之间起到减震作用。
较佳地,所述活塞的外表面具有沟槽,所述内阀体的内壁面与所述沟槽之间密封连接有O型圈。
在本方案中,所述O型圈用于在所述活塞的运动状态下起密封作用。
较佳地,所述电磁阀为常开电磁阀。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排气控制阀不仅结构简单,且集成电磁阀、容调放气阀及泄放阀等各类部件,从而可自动调节空气压缩机内的吸排气量,满足螺杆式空气压缩机无人值守操作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吸排气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吸排气控制阀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吸排气控制阀包括阀体、阀座3、止回阀、泄放阀11、电磁阀12及容调放气阀13。
其中,所述阀体具有外阀体1和内阀体2,外阀体1具有容置腔,内阀体2具有中空腔,内阀体2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阀座3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于外阀体1上,所述螺栓可以为内六角螺栓,阀座3具有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的内腔室,所述内腔室中远离所述容置腔的一端为开口,所述开口连接大气,且阀座3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内腔室相连通的两个通孔;
所述容置腔中远离所述内腔室的一端为出气开口,所述出气开口与空气压缩机的进气口相连接,在外阀体1的所述出气开口处设置有O型圈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耐尔压缩机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德耐尔压缩机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04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