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一体化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0861.9 | 申请日: | 2015-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1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李星文;周丽颖;袁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紫光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郝瑞刚 |
地址: | 10008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一体化 预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一体化预 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能提高污水预处理效率的小流量污水一体化 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农村污水和小型社区污水排放的处理要求在不断地加 强,小型污水处理站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集中于对一体化污水处 理设施的研发也逐渐增多。
目前针对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的研发主要局限于预处理后的污水 在后续的生化处理装置,从而忽视了对污水预处理设施的优化,特别 是对污水预处理设施的集约化重视程度不够,现有的对污水预处理的 三个主要装置,即粗格栅、细格栅及沉砂池,通常需要在项目地点(污 水处理地点)另外再建,这就导致项目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一体化, 项目施行仍要进行混凝土工程施工和机械设备购置(如粗格栅及细格 栅等),而污水一体化预处理装置中的难点在于如何对污水一体化预处 理装置中的粗格栅、细格栅及沉砂池装置进行集中布置及对装置中的 栅渣和沉砂进行快速且有效地外排,以确保污水一体化预处理装置的 正常作业。
特别地,针对小流量污水进行预处理,即污水的总水量小于 1000m3/天,根据相关规定,市政污水粗格栅的日处理栅渣量的范围为 0.01m3/1000m3-0.1m3/1000m3,细格栅的日处理栅渣量可选取为 0.1m3/1000m3,由此可知污水预处理设施的总处理栅渣量不足0.2m3/ 天,而根据有关设计规范,如果每日处理的总栅渣量少于0.2m3,则可 以采用人工清捞的作业方式处理栅渣。当前,现有的一体化污水处理 装置缺乏设计便于人工清捞栅渣的设施,使得人工清理的耗时长,且 清理栅渣的效果也不理想,维护污水处理装置的成本高,不利于实现 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污水预处理。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需要提供一种污水一体化预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的污水预处理装置布局 分散,占地面积大,清理栅渣的耗费时间长、清理效果不理想且栅渣 的外排比较困难导致整个预处理设备难以正常运行,也不利于实现真 正意义上的一体化污水预处理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一体化预处 理装置,该污水一体化预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管、出水管、罐体及设于 所述罐体内的粗格栅、细格栅和储水胆,所述储水胆包括内壁及低于 所述内壁的外壁,所述内壁围成第一通道,所述外壁与所述内壁围成 第二通道,所述进水管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罐体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 呈倒扣锥筒型的所述粗格栅对应于所述进水管设置,所述粗格栅与所 述内壁连接,所述出水管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罐体与所述第二通道连接, 所述细格栅的一端与所述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壁连接。
其中,所述粗格栅的端部设有盛渣篮,所述内壁上对应于所述盛 渣篮设有承托环。
其中,所述外壁上对应于所述细格栅设置有所述承托环,所述细 格栅的一端搭接于所述内壁上;所述细格栅的另一端与所述承托环连 接。
其中,所述罐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检修口和第二检修口,所述第 一检修口与所述第一通道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检修口与所述细格栅对 应设置。
该污水一体化预处理装置还包括吸砂泵和外排水泵,所述吸砂泵 对应于所述第一检修口设置于所述罐体的底部,所述外排水泵对应于 所述第二检修口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道内。
该污水一体化预处理装置还包括清渣耙,附着在所述粗格栅及细 格栅上的栅渣分别通过所述清渣耙收集至所述盛渣篮上。
该污水一体化预处理装置还包括所述外壁与第一侧壁形成的第一 夹道及所述外壁与第二侧壁形成的第二夹道。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紫光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紫光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08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标改造装置
- 下一篇:二硫化碳生产过程中的硫磺液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