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叠层点式幕墙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1256.3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6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冯正功;高霖;朱春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90 | 分类号: | E04B2/9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耿英 |
地址: | 2150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层点式 幕墙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叠层点式幕墙构造,属于建筑幕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中的叠层点式幕墙,为建筑的外围护结构,起到采光、装饰、节能等作用。现有技术中,点式幕墙来做叠层幕墙时往往采用4点固定,使幕墙玻璃面板的上的爪点数量较多,相对误差较大,增加了安装的复杂度和难度,不利于提高安装的效率和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叠层点式幕墙的连接结构,连接构造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装误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叠层点式幕墙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一端固定于主体钢结构的撑杆上的第一驳接头,第一驳接头另一端与第二驳接头相连接;
第一驳接头、第二驳接头上分别夹持一玻璃面板。
第一驳接头、第二驳接头之间形成一设定夹角,使第一驳接头、第二驳接头上夹持的玻璃面板之间按设定夹角形成叠层。
第一驳接头、第二驳接头为可调节驳接头。
第一驳接头、第二驳接头为不锈钢驳接头。
第一驳接头与第二驳接头之间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以简单的连接构造成功实现了叠层点式幕墙;减少了幕墙玻璃面板上的爪点数量,减少了误差,同时大大提高了美感。
2.通过采用可调驳接头,大大提高了现场安装效率,保证了安装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叠层点式幕墙的连接结构剖面详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叠层点式幕墙构造包括一端固定于主体钢结构1的撑杆11上的可调节驳接头2,可调节驳接头2另一端与另一个可调节驳接头3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可调节驳接头2、3上分别夹持一玻璃面板21、31。可调节驳接头2、3均为不锈钢驳接头。
两个可调节驳接头2、3之间形成的角度为设计要求的叠层玻璃之间所达到的角度,使两个可调节驳接头2、3分别夹持的玻璃面板21、31之间形成设计角度的叠层。
同时,这种结构使最外侧的玻璃面板3可能遮挡内侧的可调节驳接头2、3,使结构简洁美观。采用两个可调节驳接头,解决了安装误差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和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12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区域自适应背光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真空泵、特别是罗茨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