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土窑居衬砌定位用可变曲线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1832.4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9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童丽萍;谷鑫蕾;赵龙;赵红垒;刘俊利;王亚博;唐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50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土 衬砌 定位 可变 曲线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统民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土窑居衬砌定位用可变曲线模具。
背景技术:
生土窑居,指在原始土中经人工挖凿而形成的穴居居住形式。它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较为奇特的一类,被称为“人类古老居住建筑形态的活化石”;是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典型范例,是出现类型最早、分布较为广泛的传统民居,也是我国传统民居的主要代表形式之一,深藏于土层之中,充分利用了地下热能和覆土的储热能力,“冬暖夏凉”,具有保温、隔热、储能、调解洞室小气候的功能,最符合生态原则。
生土窑居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人类活动、气候环境、地质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生土窑居常见的破坏形式有:窑室内纵横向裂缝、拱券破坏、窑室内土体局部坍塌、窑顶大面积坍塌等,严重的甚至整体坍塌。生土窑居的破坏危及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需要对传统生土窑居进行加固修缮保护。
在对损坏的生土窑居的窑室进行加固时,衬砌是一种较好的加固方式,它可以改善窑室受力性能,保证窑室结构安全。在对生土窑居窑室进行衬砌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设置曲线模具来对生土窑居窑室拱券曲线部位的进行衬砌定位。
生土窑居在原始建造过程中,由于建造手法的多样性和随意性,窑室的拱券曲线形状及尺寸各不相同,且沿窑室进深方向,拱券曲线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而,现有的要是衬砌技术所采用的模具是固定模具,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尺寸的拱券曲线,需要分段设计制作多个木质的曲线衬砌模具,模具多样一方面制作模具施工工艺繁琐、材料浪费严重、成本较高;另一方面砌筑的衬砌与原始窑室窑拱结构贴合不够紧密,衬砌受力不合理,加固效果不明显。这也是现有的衬砌技术在生土窑居窑室加固方面得不到很好发展的重要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土窑居衬砌定位用可变曲线模具,它是以多点对应的方式,对拱券曲线进行精准定位,能够根据生土窑居窑室拱券的实际曲线情况制作衬砌定位用的曲线模具,这种曲线模具的制作方式适用各种不同尺寸、不同形状的生土窑居窑室的衬砌施工,克服现有施工技术的不足,使窑室衬砌后更贴合原窑室拱顶结构,加固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生土窑居衬砌定位用可变曲线模具,其中:包括前立架、后立架、钢管模板支架及定位线,所述的钢管模板支架支撑前立架、后立架及衬砌模板,前立架及后立架分别设置在钢管模板支架的前后两端,前立架与后立架之间通过定位线连接,生土窑居衬砌施工以定位线为基准,所述的前立架与后立架结构相同,均包括横梁、竖杆、套管及穿筋,所述的横梁沿生土窑居窑室的宽度方向布置,沿横梁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竖杆,竖杆下端与横梁紧固连接,所有竖杆的上端均连接有套管,穿筋穿装在套管内,所有套管通过穿筋连接,穿筋的两端紧固连接在横梁两端,所述的竖杆顶端到横梁顶面的距离为该竖杆与横梁的连接点位置到生土窑居窑室拱券曲线相应点的直线距离减去衬砌厚度。
进一步,所述的横梁上设置有透孔,所述的横梁上设置有与透孔垂直的连接孔,夹具两端穿装在连接孔内,并与横梁通过螺纹紧固连接,竖杆下部穿装在透孔内,并通过夹具夹紧。
进一步,所述的竖杆下部为圆形钢管,竖杆顶部为与圆形钢管焊接的钢板,钢板上开有螺栓孔,竖杆与套管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套管由短钢管与小钢板焊接而成,小钢板上开有螺栓孔,穿筋穿装在短钢管的内孔内,套管与竖杆通过穿过螺栓孔的螺栓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横梁两端设置有长孔,穿筋穿过套管后,其两端从横梁上的长孔穿过,并通过垫板及螺纹套筒与横梁紧固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夹具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夹片及锁紧螺母,两个对称设置的夹片结构相同,均为两端螺纹中部圆弧结构,两端螺纹与锁紧螺母相互配合,两个夹片对称设置后中部圆弧组成圆形结构,该圆形的直径小于竖杆下部的圆形钢管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是以多点对应的方式,对拱券曲线进行精准定位,能够根据生土窑居窑室拱券的实际曲线情况制作衬砌定位用的曲线模具,这种曲线模具的制作方式使用各种不同尺寸、不同形状的生土窑居窑室的衬砌施工,克服现有施工技术的不足,使窑室衬砌后更贴合原窑室拱顶结构,加固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18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