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联网智能家居无线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1976.X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4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鑫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李兴寰 |
地址: | 40080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智能家居 无线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智能家居技术应有领域,具体为一种物联网智能家居无线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物联网,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随着网络和信息家电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舒适、便捷、高效的生活环境的追求越来越高,物联网智能家居生活得到广泛的关注,并在不断快速发展中。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而现有的智能家居控制往往功能较为薄弱,无法满足现代家居的需求,且由于功能复杂、价格昂贵,使得中低收入人群望而却步,同时也难以实现有网络即可控制的目的,产品通用性较差。
如中国专利一种物联网智能家居无线控制装置(公告号CN204129933U、公告日2015.01.28),特别公开物联网智能家居无线控制装置。该家居智能化系统控制终端可以灵活地布置在各个地方,不受布线的限制,操作控制简单,硬件成本低。同时该家居智能化系统存在以下缺点:(1)软件设置安全性能不够高,容易被破解,造成不可避免的烦恼;(2)系统控制终端虽可以任意登陆,但密码与IP地址难记,容易遗忘;(3)如果产生控制故障无法立刻知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联网智能家居无线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解决方案:一种物联网智能家居无线控制装置,包括外围设备、控制终端和家电设备,所述外围设备包括无线路由器、智能设备和电脑,其中无线路由器和智能设备通过无线信号连接,所述外围设备和控制终端通过WIFI模块无线控制连接;所述控制终端包括处理器和控制模块,其中控制模块包括WIFI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外部储存器、报警模块、语音发音模块、屏幕显示模块、外接电源模块和无线RF模块,且各个控制模块均连接有故障反馈模块,所述无线RF模块通过无线控制家电设备。
优选的,所述外围设备和控制终端两者通过WIFI模块结构连通,构成外围设备对控制终端的无线控制结构,控制终端和智能家电具有无线射频通讯结构,控制终端通过无线射频通讯结构与智能家电连接,发送控制信息和接收家电设备的反馈信号,实现组网和数据通讯;构成对家电设备的无线控制结构。
优选的,所述智能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外围设备与控制终端通过无线路由采用WIFI连接方式,形成无线连接结构。实现外围设备、控制终端、家电设备三者之间的无线控制结构,不受布线的束缚,减低成本,控制终端可以灵活地布置在各个地方,操作简单,使用指纹进入不仅安全性高,而且不易忘记;增加反馈模块及时知道故障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原理框图。
图中:1、外围设备,2、控制终端,3、家电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鑫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鑫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19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