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装箱自卸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2031.X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8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战家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战家富 |
主分类号: | B60P1/16 | 分类号: | B60P1/16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孙玲 |
地址: | 115100 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箱 卸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箱自卸车,用于集装箱运输领域。
背景技术
集装箱运输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货物的航空运输、海洋运输或陆地运输中,通常用于集装箱的装卸方式采用大型钢丝绳起吊设备,起吊设备不仅占用了陆地的大部分空间,而且装卸过程效率低下,跟不上现在速装速卸的步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装箱自卸车,该集装箱自卸车结构稳定,并可实现集装箱的快速装车和卸车,故大大提高装卸集装箱的效率。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集装箱自卸车,在大挂车主梁上设有一个或两个集装箱,在集装箱的底部设有工字形副梁,工字形副梁的四个角点分别设有与集装箱连接的锁座;在工字形副梁的中部连接油缸的一端,油缸的另一端与主梁连接;在主梁上设有承重轴,且承重轴作为工字形副梁带动集装箱翻转的转轴,承重轴的两端与工字形副梁活动连接。
所述的承重轴分别设置在工字形副梁的两端,实现集装箱的两端分别向两个方向旋转。
所述的承重轴的外圆表面固定焊接两个同轴的承重瓦。
所述的工字形副梁的底面设有可旋转锁具,可旋转锁具与承重轴的活动连接。
所述的主梁的两端靠近车头处对称设置安全支腿,安全支腿通过转轴与主梁活动连接。
所述的安全支腿下端面设有可调节高度螺杆。
所述的主梁上设有一个集装箱,在主梁的后端下表面设有平行支腿油缸。
该集装箱自卸车采用工字形副梁对集装箱进行支持,并通过下方的油缸对集装箱进行支持,同时采用承重轴作为工字形副梁的转轴,使集装箱翻转顺利。
在工字形副梁两端分别设置承重轴,可以实现集装箱的双向旋转功能,从而实现装货和卸货的不同功能。
在承重轴上设置承重瓦,减少工字形副梁与承重轴的接触面积,减小摩擦力,同时可以提高承重瓦的强度,来增加承重轴的整体强度。
工字形副梁设有可旋转锁具与承重轴连接,从而保证工字形副梁在油缸的支撑力支撑后,一端抬起,另一端通过可旋转锁具以承重轴作为轴心旋转。
主梁的两端靠近车头处对称设置安全支腿,且安全支腿具有可调节高度的功能,在集装箱装卸货物时,货车牵引头侧向转弯,安全支腿的底面支撑在牵引头主架子的承重梁上,保证装卸货的过程中主梁平稳无侧向晃动。
当主梁上设有一个集装箱时,在主梁的后端下表面设有平行支腿油缸。在集装箱装卸货物时,安全支腿与地面平稳支撑,保证主梁平稳无前后晃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集装箱的卸货状态图。
图2为实施例一去除集装箱后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主梁的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主梁的俯视图。
图5为实施例二集装箱装货状态图。
图6为实施例三集装箱的卸货状态。
图7为实施例三去除集装箱后的俯视图。
图8为实施例三主梁的俯视图。
图9为实施例四集装箱装卸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四集装箱另一种装卸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四主梁的俯视图。
图12为安全支腿的非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3为安全支腿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单箱式集装箱自卸车,在大挂车主梁1上设有一个集装箱,在集装箱的底部设有工字形副梁2,工字形副梁2的四个角点分别设有与集装箱连接的锁座3,在运输和装卸货过程中,四个锁座全部与集装箱的四个角点连接,以固定集装箱;在工字形副梁2的中部连接油缸6的一端,油缸6的另一端与主梁1连接。在主梁1上设有一根承重轴4,承重轴4的外圆表面固定焊接两个同轴的承重瓦5。承重轴4位于主梁1的尾端,工字形副梁2的底面设有可旋转锁具,可旋转锁具与承重轴4的两端活动连接。当油缸6启动,如图1所示,工字形副梁2带动集装箱的一端升起,而另一端由于通过旋转锁具与承重轴4连接,故集装箱即以承重轴4为轴心旋转,实现货物的卸料。
如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的所述的主梁1的两端靠近车头处对称设置安全支腿7,安全支腿7通过转轴与主梁1活动连接,其采用拉簧或其他定位方式进行定位,且安全支腿7下端面设有可调节高度螺杆。可调节高度螺杆的底面支撑在牵引头主架子的承重梁上,保证装卸货的过程中主梁平稳无侧向晃动。
在主梁1的后端下表面设有平行支腿油缸8。在集装箱装卸货物时,安全支腿与地面平稳支撑,保证主梁平稳无前后晃动。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战家富,未经战家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20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