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折叠式无人机螺旋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2553.X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3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岩;阳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高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神州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4 | 代理人: | 周松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无人机 螺旋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式无人机螺旋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折叠型螺旋桨展开与回收状态确定机构复杂、且操作动作较多,给用户展开和回收桨带来不便;还有部分折叠型螺旋桨展开与回收状态没有确定机构,完全依靠操作者感觉进行展开与收回,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携带方便的可折叠式无人机螺旋桨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式无人机螺旋桨结构,包括螺旋桨力臂组件和固定支架组件,所述螺旋桨力臂组件包括旋转夹头、碳纤管、马达组以及螺旋扇叶组,所述固定支架组件包括四根支撑柱与四个旋转座;所述旋转夹头固定在碳纤管的一端,所述马达组固定在碳纤管的另一端,所述螺旋扇叶组固定在马达组上,四根支撑柱通过四个旋转座首尾对接固定,所述旋转夹头与旋转座之间通过固定螺丝可旋转连接。
其中,所述马达组包括上马达与下马达,所述螺旋扇叶组包括上扇叶与下扇叶,所述上马达与下马达对称设置在碳纤管端部的上下壁面上,所述上扇叶固定在上马达上,所述下扇叶固定在下扇叶上。
其中,该螺旋桨结构还包括电子调速器与马达固定座,所述马达固定座通过螺丝结构固定在碳纤管的端部,所述上马达与下马达分别固定在马达固定座的上下表面,所述电子调速器固定在马达固定座的空腔中,所述电子调速器与上马达以及下马达电连接。
其中,所述上扇叶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与上马达相适配的固定孔,且上扇叶的两端叶片为以固定孔为对称中心的倾斜叶片,所述下扇叶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与下马达相适配的固定孔,且下扇叶的两端叶片为以固定孔为对称中心的倾斜叶片。
其中,所述旋转夹头包括夹持腔体以及固定耳座,所述固定耳座与旋转座上均开设有与固定螺丝相适配的通孔,固定螺丝插入通孔内后,固定耳座与旋转座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夹持腔体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旋转座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夹持腔体呈弓形啮合在旋转座上,在旋转夹头旋转到碳纤管展开到与固定支架组件的对角线方向一致时,限位凸起进入限位槽内限制碳纤管进一步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式无人机螺旋桨结构,通过在螺旋桨力臂组件上设置旋转夹头,并在固定支架上设置旋转座与旋转夹头相适配,从而实现螺旋桨力臂组件与固定支架之间的可折叠连接方式,在使用时展开螺旋桨力臂组件,在不使用运输时,折叠螺旋桨力臂组件使的碳纤管与支撑柱对齐,这样既可以很好的减少螺旋桨结构的占地面积,又不会影响无人机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式无人机螺旋桨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支架组件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的无人机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的无人机俯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0、螺旋桨力臂组件11、固定支架组件
101、旋转夹头102、碳纤管
103、上马达104、下马达
105、马达固定座106、上扇叶
107、下扇叶108、电子调速器
111、支撑柱112、旋转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式无人机螺旋桨结构,包括螺旋桨力臂组件10和固定支架组件11,螺旋桨力臂组件10包括旋转夹头101、碳纤管102、马达组以及螺旋扇叶组,固定支架组件11包括四根支撑柱111与四个旋转座112;旋转夹头101固定在碳纤管102的一端,马达组固定在碳纤管102的另一端,螺旋扇叶组固定在马达组上,四根支撑柱111通过四个旋转座112首尾对接固定,旋转夹头101与旋转座112之间通过固定螺丝可旋转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式无人机螺旋桨结构,通过在螺旋桨力臂组件10上设置旋转夹头101,并在固定支架上设置旋转座112与旋转夹头101相适配,从而实现螺旋桨力臂组件10与固定支架之间的可折叠连接方式,在使用时展开螺旋桨力臂组件10,在不使用运输时,折叠螺旋桨力臂组件10使的碳纤管102与支撑柱111对齐,这样既可以很好的减少螺旋桨结构的占地面积,又不会影响无人机的正常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高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高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25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