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站式太阳能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3556.5 | 申请日: | 2015-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4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雷尼威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12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站式 太阳能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站式太阳能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罐体介质测量装置通过单个光伏组件板供电方式,其缺点是每一个测量装置均需配有光伏组件板,且测量装置须安装在向阳一侧,日积月累,日晒雨淋,昂贵的测量装置暴露在炎炎酷日之下,不仅使其工作质量难以保证,同时大大缩短使用寿命,造成生产成本增加和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站式太阳能测量装置,用一个太阳能组件板同时为多个测量装置供电,避免单个测量装置配置单个太阳能组件板带来的耗材浪费和安装不便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
一种集站式太阳能测量装置,包括光伏组件板,总电源线,第一电源分线,第二电源分线,第三电源分线,总蓄电腔体,总蓄电池,第一蓄电池,第二蓄电池,第三蓄电池,第一测量装置,第二测量装,第三测量装置。
所述光伏组件板通过固定支架固定于向阳位置,接收太阳光并转化为电能,通总电源线将电能蓄存于总蓄电池和第一电源分线蓄存第一蓄电池、第二电源分线蓄存第二蓄电池、第三电源分线蓄存第三蓄电池。
所述总电源线分别连接总蓄电池和第一电源分线、第二电源分线,第三电源分线。
所述总蓄电池分别于第一电源分线、第二电源分线、第三电源分线连接。
所述总电源线、第一电源分线、第二电源分线、第二电源分线、第三电源分线均为防爆电源线。
所述第一测量装置由光伏组件板直接供电或第一蓄电池供电,所述第二测量装置由光伏组件板直接供电或第二蓄电池供电,所述第三测量装置由光伏组件板直接供电或第三蓄电池供电。
所述总蓄电池内置于总蓄电池腔体内,所述总蓄电池腔体可以是球体、方体、或圆柱体,采用绝缘散热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通过总分集站式设计,避免单一测量装置配备一个光伏组件板,节约光伏组件的耗材;配备总蓄电池可以共同备用电池的使用,在光照条件充足时,储藏最多的电量,避免在光照条件不足时间过长时,供电不足,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通过各分电源之间电源可以进行调配利用,增加电能的续航时间,避免一台测量装置因电池续航不足而停止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集站式太阳能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集站式太阳能测量装置,包括光伏组件板1,总电源线2,第一电源分线4,第二电源分线5,第三电源分线6,总蓄电腔体3,总蓄电池13,第一蓄电池12,第二蓄电池11,第三蓄电池13,第一测量装置7,第二测量装8,第三测量装置9。
所述光伏组件板1通过固定支架(图中未示出)固定于向阳位置,接收太阳光并转化为电能,通总电源线2将电能蓄存于总蓄电池13和第一电源分线4蓄存第一蓄电池12、第二电源分线5蓄存第二蓄电池11、第三电源分线6蓄存第三蓄电池10。
所述总电源线2分别连接总蓄电池13和第一电源分线4、第二电源分线5,第三电源分线6。
所述总蓄电池13分别于第一电源分线4、第二电源分线5、第三电源分线6连接。
所述总电源线2、第一电源分线4、第二电源分线5、第三电源分线6均为防爆电源线。
所述第一测量装置7由光伏组件板1直接供电或第一蓄电池供电12,所述第二测量装置8由光伏组件板1直接供电或第二蓄电池11供电,所述第三测量装置9由光伏组件板1直接供电或第三蓄电池供电10。
所述总蓄电池13内置于总蓄电池腔体内3,所述总蓄电池腔体3可以是球体、方体、或圆柱体,采用绝缘散热材料制成。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以及具体附图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权利要求,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雷尼威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雷尼威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35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吊臂装置的电源车
- 下一篇:一种新型光伏集中低压供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