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射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4133.5 | 申请日: | 2015-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6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阳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秀 |
主分类号: | B01D7/02 | 分类号: | B01D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1231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射器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吸取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喷射器设备。
背景技术
喷射器主要是利用流体来传递能量和质量的真空获得装置,采用有一定压力的水流通过对称均布成一定侧斜度的喷咀喷出,聚合在一个焦点上。喷射器广泛应用于轻工、化工、化学和制药等领域。
在甲烷氯化物、四氯乙烯和医药合成的生产企业中,存在一些汽态物质可直接冷凝成固体,在生产中可以将该类物质直接汽化成汽态,从而从其它物质中分离出来,但在出口冷凝时,一般是插入到冷却液中,液面下的出口遇冷时,就直接冷凝成固体,容易堵塞出口管管口,使生产不能连续进行,严重时,因堵管密实,使升华釜压力增加而发生爆炸,造成生产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射器设备,该设备能防止汽态物质在进料管的管口冷凝成固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如下:
一种喷射器设备,包括进料管、出料管、套筒、锥壳和漏斗,所述锥壳连接在进料管外,且锥壳小端与进料管一端齐平,所述漏斗位于锥壳外,且漏斗与锥壳之间形成环形通道,所述出料管与漏斗的小端连通,进料管靠近锥壳小端一侧位于漏斗与出料管的连接处,所述套筒套设在锥壳和漏斗外,且套筒内形成密闭的腔体,所述套筒上设有与腔体连通的进液管。
本方案的原理:可直接冷凝呈固态的汽态物料从进液管通入,并流向出料管,往进液管中通入冷凝液,冷凝液首先进入套筒内的密闭腔体内,然后冷凝液进入漏斗与锥壳之间的环形通道中,并在环形通道中继续流动,最后冷凝液与进料管内的汽态物质一起流入出料管中。
本方案的效果:本方案中,由于进料管靠近锥壳小端一侧位于漏斗与出料管的连接处,冷凝液在沿环形通道喷射出去,在环形通道的出口处(也是漏斗与出料管的连接处)产生真空,并在冷凝液流动方向上形成抽力,在真空的抽力下,在出料管管口还未冷凝成固态的物料就被快速抽走,与冷凝液接触冷凝成固体,冷凝后的固体还未附着在进料管的管口上就随冷凝液离开,这样就能防止汽态物质在进料管的管口冷凝成固体,从而达到解决堵管的目的。
优化方案1,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锥壳小端的外表面和漏斗小端的内表面均设有若干凸起。冷凝液在环形通道内流动,当冷凝液从环形通道流出时,锥壳外表面和漏斗内表面的凸起会使冷凝液的有序流动变为紊流,形成紊流的冷凝液会冲击进液管的出口,这样能使少量冷凝在进料管管口的固态冲走,防止冷凝成的固体累积。
优化方案2,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漏斗与锥壳之间的距离沿液体流动方向逐渐减小。环形通道内的冷凝液在流动时,流动速度会逐渐加快,漏斗与锥壳之间的距离沿液体流动方向逐渐减小时,冷凝液流动速度加快效果更好,这样冷凝液在进料管管口处形成的真空抽力更大,带走进料管口的物料的效果更好。
优化方案3,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锥壳与进料管之间设有保温层。保温层能保证进料管内的汽态物质的温度稳定,防止汽态物质在进料管内冷凝成固体。
优化方案4,对基础方案、优化方案1、2、3任一项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锥壳的大端外缘以及出料管外均连接有第一法兰盘,所述套筒位于两个第一法兰盘之间,且套筒两端均设有用于与第一法兰盘配合连接的第二法兰盘。套筒通过法兰盘连接的方式方便维修或者更换时的拆卸。
优化方案5,对优化方案4的进一步优化,相连接的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之间设有密封垫片。设置密封垫片能够更好地保证套筒内的密封环境,防止冷凝液漏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喷射器设备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喷射器设备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进料管10、出料管20、锥壳30、漏斗40、环形通道41、套筒50、腔体51、第二法兰盘52、进液管53、第一法兰盘60、密封垫片70、保温层80、凸起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秀,未经阳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41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