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频器专用抗干扰排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4210.7 | 申请日: | 2015-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9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平;崔召兵;窦金姿;娄增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奥卓电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1/00 | 分类号: | H02M1/00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张方昆 |
地址: | 261200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频器 专用 抗干扰 排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线路或供电线路抗电磁干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变频器专用抗干扰排线。
背景技术
在变频器内部,电源驱动板和控制板是核心部件,两者之间通过排线连接。由于变频器内置有整流、滤波、逆变等电源转换电路,会产生大量的电磁干扰,排线的信号传输质量较差,导致控制板的信号接收和发送受到严重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现方便、防电磁干扰效果好的变频器专用抗干扰排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变频器专用抗干扰排线包括由多根信号线并排形成的排线本体和连接在排线本体两端的排线端子,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排线本体上在靠近其中一个排线端子的位置处套装有卡装块,该卡装块包括上块体和下块体,上块体和下块体内分别嵌装有半环形磁体,两个半环形磁体对合形成供排线本体穿过的抗干扰磁环,上块体的底面和下块体的顶面上对应安装用于夹紧排线本体的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块体的两端分别固接有上连接耳,下块体的两端分别固接有与上连接耳对应的下连接耳,相对应的上连接耳与下连接耳由扎带捆扎为一体;上块体的顶面上和下块体的底面上分别设置有可供排线本体穿过的上穿线槽和下穿线槽。
采用上述结构,利用两个半环形磁体对接形成磁环,可有效避免电磁干扰,保证排线传输信号的稳定性,在卡装块的上、下各设置一个穿线槽,排线本体首先穿过其中一个穿线槽,弯折后再穿过抗干扰磁环,最后再弯折并穿过另一个穿线槽,排线在磁环周围弯折两次,信号的传输方向也有两次改变,能更加有效的防止电磁干扰,滤除杂波,进一步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同时,该种两次弯折的安装结构也有助于定位卡装块在排线本体上的位置;上、下连接耳通过扎带可直接捆扎,安装简单方便。
所述上夹板的底面上和下夹板的顶面上均间隔开设多个条形半槽,上、下条形半槽对合形成可供单根信号线穿过的条形通槽。利用上、下两个条形半槽将各根信号线卡住并形成供信号线通过的通槽,避免夹紧过程中对信号线造成损坏。
所述上连接耳由一垂直固接在上块体端面上的联板向上弯折形成,下连接板由一垂直固接在下块体端面上的联板向下弯折形成。
所述上穿线槽和下穿线槽均由L形板与块体固接形成,L形板的竖板与块体固接,L形板的横板其中一端与竖板垂直固接、另一端固接有挡块,挡块与块体之间形成可供排线本体侧向滑入穿线槽内的穿线槽侧向入口。当排线本体的两端均做上排线端子时,操作排线本体从穿线槽内穿入已不是很方便,因此,设置侧向入口,方便了将排线本体装入穿线槽的操作。
所述上穿线槽的穿线槽侧向入口与下穿线槽的穿线槽侧向入口的开口方向相反。该种结构设置可避免排线本体从穿线槽滑出,保证安装的牢固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实现方便和防电磁干扰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卡装块与排线本体配合使用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卡装块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卡装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卡装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上块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该变频器专用抗干扰排线包括由多根信号线并排形成的排线本体1和连接在排线本体1两端的排线端子2,排线本体1上在靠近其中一个排线端子2的位置处套装有卡装块3,该卡装块3包括上块体31和下块体32,上块体31和下块体32内分别嵌装有半环形磁体4,两个半环形磁体4对合形成供排线本体1穿过的抗干扰磁环,上块体31的底面和下块体32的顶面上对应安装用于夹紧排线本体1的上夹板5和下夹板6;上块体31的两端分别固接有上连接耳7,下块体32的两端分别固接有与上连接耳7对应的下连接耳8,相对应的上连接耳7与下连接耳8由扎带9捆扎为一体;上块体31的顶面上和下块体32的底面上分别设置有可供排线本体1穿过的上穿线槽10和下穿线槽11。
上夹板5的底面上和下夹板6的顶面上均间隔开设多个条形半槽12,上、下条形半槽对合形成可供单根信号线穿过的条形通槽。利用上、下两个条形半槽12将各根信号线卡住并形成供信号线通过的通槽,避免夹紧过程中对信号线造成损坏。其中,条形半槽12的个数可依据信号线的数量设置,一般以多余信号线的数量为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奥卓电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奥卓电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42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伏逆变器交错升压能量回馈电路
- 下一篇:电机转圈压转子轴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