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泉涌式水壶上水装置的出水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5145.X | 申请日: | 2015-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4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建;姜淼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千寻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黄肇平 |
地址: | 3256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泉涌 水壶 上水 装置 出水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涉及泉涌式水壶上水装置的出水嘴机构。
背景技术
电热水壶由于烧水快速、方便是目前现代厨房和客厅中必备的电器产品,适用于喝茶、煮咖啡、饮料等等情况。
泉涌式泉涌式水壶由于其独特的出水方式更受消费者的青睐,上水装置是泉涌式泉涌式水壶重要的组成部件,现在的泉涌式水壶上水装置的出水嘴机构大多是在出水嘴的径向外壁上设有出水孔,这样一方面生产不便,另一方面水压冲击力较大,易对密封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泉涌式水壶上水装置的出水嘴机构,主要解决现在的泉涌式水壶上水装置的出水嘴机构大多是在出水嘴的径向外壁上设有出水孔,这样一方面生产不便,另一方面水压冲击力较大,易对密封造成影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泉涌式水壶上水装置的出水嘴机构,包括用于进水管连接的出水嘴,所述出水嘴包括中空的管体,所述管体顶端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轴向外侧方向对应设有挡片,所述挡片与所述出水孔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出水嘴一体冲压而成。
所述挡片为圆形片状结构。
所述挡片通过接脚与所述出水孔内壁边缘连接。
所述出水孔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挡片的直径。
所述管体侧壁底部还设有翻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泉涌式水壶上水装置,其出水嘴包括中空的管体,管体顶端设有出水孔,出水孔轴向外侧方向对应设有挡片,挡片与出水孔之间设有间隙。由于进水以后先被挡片阻挡而后从间隙流出,减少了水压冲击且便于批量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安装于泉涌式水壶上水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泉涌式水壶上水装置的出水嘴机构,包括用于进水管连接的出水嘴1,所述出水嘴1包括中空的管体11,所述管体11顶端设有出水孔111,所述出水孔111轴向外侧方向对应设有挡片12,所述挡片12与所述出水孔111之间设有间隙121。本实用新型提供泉涌式水壶上水装置,其出水嘴包括中空的管体,管体顶端设有出水孔,出水孔轴向外侧方向对应设有挡片,挡片与出水孔之间设有间隙。由于进水以后先被挡片阻挡而后从间隙流出,减少了水压冲击且便于批量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所示,所述出水嘴1一体冲压而成。生产更加方便,适用于批量生产,大大降低了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所示,所述挡片12为圆形片状结构。此处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形状,如椭圆、三角形等,圆形为优选方案,便于加工,由于流道为圆形使用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所示,所述挡片12通过接脚122与所述出水孔111内壁边缘连接。便于加工,便于生产,使用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所示,所述出水孔111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挡片12的直径。结构紧凑,而且可以大面积的阻挡水流,使用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所示,所述管体11侧壁底部还设有翻边112。便于装配,使用效果更好。
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千寻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千寻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51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饮水设备系统
- 下一篇:压力锅的压力开关及具有其的压力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