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接触刚度橡胶护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6386.6 | 申请日: | 2015-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8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增红;刘军;卢瑞林;郭红锋;宋文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26 | 分类号: | E02B3/26;E01D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吴志勇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刚度 橡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撞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水路交通及陆路交通越来越发达,船舶吨位、数量及航速也不断增加以及江河湖海桥梁的大量兴建,导致船舶及车辆碰撞桥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基于以上情况,各种防撞护舷应运而生。现有技术采用普通橡胶护舷,碰撞接触面为直平面,虽然对桥梁、船舶或车辆等虽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但由于其接触刚度较大,发生碰撞的相对作用时间较短,作用力较大,且碰撞过程中相对滑动摩擦力较大,不利于避让,发生碰撞时对船舶及桥梁等造成较大的破坏。普通橡胶护舷对船舶或车辆等造成一定的破坏,而且外观普通。此,有必要发明一种新型的低接触刚度的橡胶护舷,解决现有橡胶护舷的缺陷。
经检索,现有专利技术中,申请号为201420634186.1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橡胶护舷,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护舷本体包括抗击部和缓冲部,所述抗击部与缓冲部一体连接,所述抗击部为半圆状,所述缓冲部为梯形状,所述抗击部内设有抗击槽,所述缓冲部上设有缓冲槽与抗击槽连通。申请号为201420634770.7的中国实用新型涉及橡胶领域,具体为一种橡胶护舷,包括护舷本体,护舷本体呈拱桥状,所述护舷本体内设有腔体,所述护舷本体的两侧边延伸有固定座,固定座上开设有定位凹槽,定位凹槽的中心开设有螺钉孔,所述腔体包括第一支撑侧面、第二支撑侧面和波浪形集散面,所述波浪形集散面包括波峰集力面和波谷散力面。申请号为201420634636.7的中国实用新型涉及船舷的防护领域,更具体地说为一种橡胶护舷,包括抗压主体,所述抗压主体的两侧设有副翼段,所述副翼段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抗压主体包括外舷段及与外舷段两侧连接的包裹段,该包裹段与副翼段连接,所述两个包裹段的内壁包括相互连接的卸力段及扛压段,所述卸力段与扛压段连接成S型,所述两个扛压段通过加强段连接,该加强段包括分别与两个扛压段连接的基段,且两个基段之间凸起有凸段,该凸段与两侧基段构成有支撑弧,所述支撑弧的弧度为7°-13°,所述基段与扛压段的连接处为扛压弧,所述扛压弧的弧度为20°-35°。以上现有技术,均不是在拱形橡胶护舷或者其它橡胶护舷的抗击面上增加不等数量的二级缓冲槽来降低接触面(抗击面)刚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接触刚度的橡胶护舷,能延长撞击作用时间,减小撞击作用力及摩擦力,利于碰撞过程中的避让,同时起到二级缓冲作用,从而达到“以柔克刚”的效果,有效的防止在船撞或车撞的过程中由于接触刚度过大造成的船或车及桥墩等的损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接触刚度橡胶护舷,设置在桥墩或承台表面,所述低接触刚度橡胶护舷包括护舷本体、预埋件和设置在护舷本体顶面的二级缓冲槽或二级缓冲坑;所述预埋件固定设置在桥墩或承台表面,所述护舷本体通过预埋件安装在桥墩或承台上。
所述低接触刚度橡胶护舷还包括螺栓、垫片,所述护舷本体通过螺栓、垫片、预埋件固定安装在桥墩或承台表面。
所述护舷本体两侧面底边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突缘,所述突缘与护舷本体两侧面一体相连;所述突缘上设有若干供螺栓穿过的通孔,预埋件上部设有与螺栓相配合的螺纹结构,螺栓的下部穿过垫片、通孔后与预埋件连接。
所述护舷本体的横截面为梯形,护舷本体内设有一级缓冲槽。
所述二级缓冲槽平行设置或交错设置。
所述护舷本体的顶面为迎撞面,所述顶面上设有两道以上二级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横截面形状是半圆形、方形或三角形。
所述二级缓冲槽横向、纵向或斜向设置。
所述二级缓冲坑是圆坑或方坑。
本实用新型的低接触刚度橡胶护舷,碰撞接触面采用特殊的结构形式,降低了迎撞面接触刚度,结构新颖,外观独特,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作用时间减小撞击作用力,并起到二级缓冲作用,从而达到“以柔克刚”的效果,减小了在船撞或车撞的过程中造成的损害,同时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形式,在减小撞击作用力的同时,间接的减小了撞击过程中的相对滑动摩擦力,有利于碰撞过程中的避让,从而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低接触刚度橡胶护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护舷本体,2-螺栓,3-垫片,4-预埋件,5-二级缓冲槽,6-一级缓冲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63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电站拦污装置
- 下一篇:一种融雪撒布机液压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