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后地板及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6765.5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0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凯;王洁;陆百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陵峰;肖日松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地板 具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领域,更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后地板。
背景技术
乘用车的后地板是白车身下车体的重要构成部件。车身内部通常设有接口与后地板的前段搭接,其后段与尾端板及左右轮罩连接,外部则用于安置备胎和随车工具。
后地板为车身结构中刚度较弱的大型覆盖件,其结构刚度在车身扭转刚度性能设计中有着重要影响。而车身扭转刚度是车身结构的重要性能指标,其最终将影响车辆NVH性能及疲劳耐久性能等车辆目标性能。
在承载人数为6~7人的现有多功能乘用车结构设计中,通常需要横向空间较大的后地板结构来布置第三排座椅。为确保车身扭转刚度性能满足要求,将会通过结构优化来改善刚度较弱的呈平坦结构的后地板。例如,通常可采用增加使用材料的密度或厚度、在薄弱部位布置加强筋或加强件等方式。但在实际开发中,还需考虑到车身结构重量、开发制造成本以及车内空间布置等因素。
作为示例,图1及图2示出了一种现有技术中的车辆后地板1'的结构。为加强其结构刚度,在车辆后地板1'与后轮罩连接区域布置了轮罩加强件3',并在车辆后地板1'下方布置后纵梁2'。但该结构设计较多地占据了乘客的脚部空间,并且未能充分利用后纵梁2'与车辆后地板1'形成的封闭截面高度。因此其结构及性能亟待进一步优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大结构刚度并占用较小布置空间的车辆后地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设置具有较大结构刚度并占用较小布置空间的车辆后地板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后地板,其包括:集成为一体并依次连接的中部区段、过渡区段及侧部区段;其中,所述中部区段与所述侧部区段呈阶梯级,且所述中部区段低于所述侧部区段。
可选地,所述过渡区段分别倾斜地连接至所述中部区段及所述侧部区段。
可选地,所述中部区段在垂直方向上低于所述侧部区段20mm。
可选地,所述侧部区段具有50-70mm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过渡区段分别与所述中部区段及所述侧部区段呈倒角过渡。
可选地,所述中部区段上设置横向延伸的加强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如前所述的车辆后地板;轮罩加强件;以及后纵梁。
可选地,所述轮罩加强件布置在所述侧部区段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后纵梁支承在所述侧部区段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后地板,其在后地板原来平坦的中部区段两侧集成设置侧部区段,该侧部区段合理利用后纵梁作为加强结构,从而增加了车辆后地板与后纵梁所组成的封闭截面高度,减少了轮罩加强件的横向宽度,在节省车内布置空间的同时,还提高了车身扭转刚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后地板总成的立体视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后地板总成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后地板及相关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后地板及相关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部件及标号列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67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公共自行车锁紧器
- 下一篇:一种长度可调直拉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