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异形结构工装胎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7888.0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0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曹碗军;吴海龙;窦市鹏;史伟;刘书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形 结构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形结构工装胎架。
背景技术
随着钢结构在建筑结构形式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加,为了实现建筑物的 使用功能、结构安全、外观造型等多方面的需求,传统的H型、箱型钢梁 钢柱已经不能满足这些条件,复杂的异形结构随之而诞生,在拥有良好的使 用性能的同时,异形结构的加工制作必然需要特殊的工艺,对结构尺寸也有 更高的精度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异形结构工装胎架,以解决 异形结构的加工制作比较困难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异形结构工装胎架,用于将斜柱头安装于斜柱 端部,所述斜柱头包括斜面板和位于所述斜柱端部和所述斜面板之间的耳 板,所述耳板的两端分别焊接于所述斜柱端部和所述斜面板,所述耳板上设 有贯穿孔,所述异形结构工装胎架包括:用于支撑水平放置的所述斜柱柱身 的柱体后支撑;用于支撑水平放置的所述斜柱端部的柱体前支撑;以及用于 支撑所述斜柱头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斜面板的斜面板支 撑以及位于所述斜面板支撑两侧、用于支撑所述耳板的耳板支撑,所述耳板 支撑上设有与所述贯穿孔对应的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异形结构工装胎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斜面板支撑包 括底板以及相对设于所述底板上、用于支撑所述斜面板的两个三角板。
本实用新型异形结构工装胎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斜面板支撑还 包括连接于两个所述三角板的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异形结构工装胎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耳板支撑包括 支撑钢柱、设于所述支撑钢柱上的顶板、相对设于所述顶板上的两个支撑三 角板以及贴靠于两个所述支撑三角板的斜面上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有所 述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异形结构工装胎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柱体后支撑包 括一个工字钢以及设于所述工字钢的腹板两侧的肋板。
本实用新型异形结构工装胎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柱体前支撑包 括梯形支撑板以及设于所述梯形支撑板两侧的加劲肋板。
本实用新型异形结构工装胎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梯形支撑板上 端设有用于卡住所述斜柱端部的限位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设置柱体后支撑、柱体前支撑以及支撑件,使得斜柱头中的部 件可以按部就班的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以安装于斜柱端部,结构简单实用, 解决了异形结构的加工制作比较困难等问题;
2)当需要调整斜柱头中耳板与斜柱端部的角度时,只需更换对应角度 的支撑三角板即可,保证了特殊位置精确调节的需要,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异形结构工装胎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异形结构工装胎架安装异形结构的示意图。
图3至图8为本实用新型异形结构工装胎架安装异形结构的过程状态 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 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 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 各种修饰或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 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 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 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 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 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 “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 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 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照图1、图2和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异形结构工装胎架的示意 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异形结构工装胎架安装异形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 斜柱柱身水平放置于本实用新型异形结构工装胎架上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78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酰胺组合物
- 下一篇:印模母模用硅酮橡胶组合物以及印模母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