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振荡功率集成模块及其电流补偿回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9316.6 | 申请日: | 2015-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9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杨胜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泛华航空仪表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C7/266 | 分类号: | F02C7/2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荡 功率 集成 模块 及其 电流 补偿 回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技术涉及一种专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点火装置的振荡功率集成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晶体振荡器在通讯、导航、雷达、移动通讯、程控电话、测量仪表等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对晶体振荡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集中表现在频率稳定度高、调频范围宽、线性度优、功耗低、相位噪声低、成本更加低廉等方面。如何解决好晶体振荡器频率随温度、工艺、电压等变化而变化的问题一直是工业界的热门课题。图2所示现有技术振荡功率集成模块通常由一个大功率晶体管Q2(3DD164E),变压器初级绕组、反馈级绕组,二极管D3、D4、D5以及电阻R4、R5组成。初始时电源加在电阻R4和二极管D4之间使Q2的B极和E极正偏,同时Q2的C极和B极反偏,Q2工作,流经Q2集电极和发射极的电流持续增加,当反馈级绕组上Ldi/dt的值大于D3、D4间的电压时,Q2截止,这时就回到初始时刻,依此循环工作持续给变压器副边输送电能。在低温条件下,由于振荡功率集成模块主回路大功率晶体管电流放大系数变小带来输入功率减少,最终导致点火装置的火花频率降低。并且大功率晶体管本身的电流放大系数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振荡功率集成模块在低温条件下较常温主回路的电流要小,这就会导致点火装置的火花频率减小,不利于发动机成功起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补偿回路电流流向与主回路一致的振荡功率集成模块及其电流补偿回路,以解决大功率晶体管在温度变化条件下电流放大系数变化存在的缺陷,使点火装置火花频率在环境温度变化条件下与常温保持一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振荡功率集成模块及其电流补偿回路,包括振荡功率集成模块主回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振荡功率集成模块主回路中,设有以晶体三极管Q1为核心的电流补偿回路,该电流补偿回路包括串联在电源正负极之间的两个分压电阻R1、电阻R2,电连接在分压电阻R1、电阻R2接点与Q1基极之间的电压基准二极管D2,电连接在Q1集电极与Q2基极之间的限流电阻R3,电连接在Q1发射极与上述变压器反馈级绕组之间由限流电阻R5和二极管D5组成的并联回路;该并联回路的接点连接在所述主回路电阻R4与串联二极管D3、D4之间,二极管D5尾端连接于大功率晶体管Q2的发射极,限流电阻R5的另一端电连接变压器的反馈级绕组,从而构成电流流向与主回路一致的电流补偿回路。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加入Q1为核心的电流补偿回路后,主回路的工作机理不变,电源电压通过分压电阻R1和分压电阻R2分压,使电压基准二极管D2导通,分压电阻R2两端的电压加在Q1的B极和E极,分压电阻R1和分压电阻R2的比值设计以及串联二极管D3、D4,保证了晶体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压大于基极电压(电源电压从10V~30V),这点就保证了晶体三极管Q1的初始工作。电流补偿回路的电流叠加上主回路的电流,即为点火装置总的工作电流,只要保证补偿回路的电流流向与主回路一致,那么总的工作电流就是两者数值相加,这就达到了补偿低温条件下的电流的目的,确保点火装置的火花频率与常温一致。
加入此补偿回路后,可补偿因温度降低减少的主回路电流,使点火装置的火花频率不受低温条件的影响。
本发明采用电流补偿回路解决了点火装置大功率晶体管在温度变化条件下电流放大系数变化的缺陷,使点火装置火花频率在环境温度变化条件下与常温保持一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振荡功率集成模块及其电流补偿回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电流补偿回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中:R1、R2、R3、R4、R5为电阻,D2为电压基准二极管,D3、D4、D5为普通二极管,Q1为小功率晶体三极管,Q2为大功率晶体管,Q2的集电极接的是变压器的初级绕组、Q2的基极接的是变压器的反馈级绕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泛华航空仪表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泛华航空仪表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93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置在发动机的气缸盖与燃料供应阀壳体之间的管组件
- 下一篇:燃气蒸汽联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