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既有桥梁钢筋混凝土墙式护栏进行提级改造的加强型结构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859914.3 申请日: 2015-10-30
公开(公告)号: CN205100103U 公开(公告)日: 2016-03-23
发明(设计)人: 周勇狄;贾艳领;何子仁;施智;黄及龙;谢明志;农纪源;莫利君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E01D19/10 分类号: E01D19/10;E01D22/00;E01D101/26
代理公司: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代理人: 徐国华
地址: 530007 广***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既有 桥梁 钢筋混凝土 护栏 进行 提级 改造 加强型 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对既有桥梁钢筋混凝土墙式护栏进行提级改造的加强型结构。

背景技术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公路交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历史时期。十年间,公路基础设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国的公路通车里程净增37万公里,为80年代净增公路里程的2.6倍;特别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90年代初的几百公里增长到1.6万公里。“十五”的五年,高速公路更是以年均新增5000公里以上的速度高歌猛进,堪称高速公路发展的“黄金时代”,桥梁建设步入了伟大的复兴时代。据统计,截至2005年末,在我国187万公里的公路上,有各类桥梁32万多座、1337.6万延米。

当时,公路安全防护设施的设计及施工主要执行的规范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JTJ074-94),甚至更早的规范。该规范对防护设施要求较低,其中墙式护栏的型式仅有改进型和基本型。改进型底宽包含33.3cm和38.3cm两种,基本型底宽包含38cm和43cm两种,改进型和基本型高度均为81cm。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公路交通安全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适应交通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按照“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指导思想,交通运输部于2006年发布了《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JTGD80-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06)等相关规范,对安全防护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较大程度上提升了其防撞等级。如设计时速为80km/h及以上的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的桥梁钢筋混凝土墙式护栏,在车辆驶出侨外有可能造成的交通事故等级为二次重大事故或二次特大事故时,其防撞等级最低为SA级,相应的加强型混凝土护栏最小底部宽度为43.2cm,最小高度为100cm。而SS防撞等级的护栏,其宽度、高度要求更高。在现行的规范规程中,除了对墙式护栏厚度、宽度要求严格外,其外表面也有严格的要求,未经试验验证,不得随意改变护栏迎撞面的截面形状,但其背面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形状。

为此,原有公路护栏将不符合现行规范的要求,对既有护栏,特别是既有桥梁钢筋混凝土墙式护栏的提级改造迫在眉睫。如果对既有护栏全部拆除新建,护栏拆除过程中,势必对桥梁结构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由于2006年新规范发布前已建成的护栏数量巨大,全部拆除,工期较长,并将造成极大的浪费,与“节约、环保”等主题相背而驰。

因此,利用既有护栏进行提级改造,可减少施工步骤,减少护栏拆除过程中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同时可节约钢筋、混凝土的用量,有效控制投资,降低成本,加快施工进度。改造后,可有效的解决了既有护栏宽度、高度不足以及迎撞面不符合现行规范要求等安全问题,提高护栏防撞等级,提高安全性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既有钢筋混凝土墙式护栏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下,提供了一种对既有桥梁钢筋混凝土墙式护栏进行提级改造的加强型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可靠;利用既有护栏进行提级改造,可减少施工步骤,减少护栏拆除过程中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同时可节约钢筋、混凝土的用量,有效控制投资,降低成本,加快施工进度;改造后,可有效的解决了既有护栏宽度、高度不足以及迎撞面不符合现行规范要求等安全问题,提高护栏防撞等级,提高安全性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对既有桥梁钢筋混凝土墙式护栏进行提级改造的加强型结构,包括既有护栏和外包钢筋混凝土层;其中,所述的外包钢筋混凝土层的内部设有环向钢筋和纵向钢筋,并且外包钢筋混凝土层通过连接钢筋固定设置在既有护栏的内侧和顶部;所述的连接钢筋的一端与外包钢筋混凝土层内部的环向钢筋、纵向钢筋固定连接在一起,另一端植入既有护栏的内部;所述的外包钢筋混凝土层的顶部的内侧面设有突起。

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既有桥梁钢筋混凝土墙式护栏进行提级改造为加强型的新结构后,其迎撞面的截面形状满足现行的《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06)》以及《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06)》的要求。其防撞等级至少达到SB级以上,并可根据需要,使其达到SBm级、SA级,甚至SAm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99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