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求救手链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60639.7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3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曹颢宸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颢宸 |
主分类号: | A44C11/00 | 分类号: | A44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求救 手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链,具体是一种求救手链。
背景技术
据媒体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每年有近5万名0岁至14岁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其中溺亡达2万名。孩子溺水很多时候是直立在水中安静地死去,而不是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会挣扎、呼叫,或平躺、俯卧在水中。有的大人因为认知有误差,甚至孩子就在身边命垂一线,却浑然不知,错过了救援时间。孩子头伸出水面,眼睛睁着,嘴巴还会时上时下,这种情况怎么会是溺水呢?当出现“无声溺水”时,孩子应该已经呛了水,并导致大脑缺氧,才会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来说,游泳者在水中遇到突发情况,会大声呼救、扑水,这样很容易口鼻进水,一旦水呛入肺部,就会发生窒息。尤其是游泳技巧还不够熟练的孩子,呛水后会自发屏气,再加上心理和肌肉紧张,无力扑腾,身体就会启动溺水本能反应,有些溺水者往往会身体上浮,头部和嘴巴本能地露出水面想要呼吸,很容易给人造成安全假象,殊不知,此时溺水者已经无法呼吸和呼救了。当人们在水里出现紧急情况时,因为不能像在地面上那样呼救,从而很难引起别人,特别是有能力施救人员的注意,如果能够通过一定的设备使溺水的人及时的发出求救的信号,挽救生命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求救手链,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求救手链,包括腕带、真空气囊、瓶子和连接绳,所述腕带中设有孔,瓶子通过孔安装在腕带上,瓶子的前半部开口处与真空气囊连接,真空气囊通过连接绳固定在腕带上,瓶子是前半部开口处小,后半部大的形状,瓶子内装有水,真空气囊中装有1.5g固体柠檬酸和2.5g小苏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真空气囊采用橘红色的透明材质制作,连接绳采用黄色的透明材质制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真空气囊的容积为0.2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该装置解决了水中气体制造可控的问题,使用安全性高,使用成本低;真空气囊和连接绳颜色醒目,便于救援溺水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求救手链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腕带,2-真空气囊,3-瓶子,4-连接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求救手链,包括腕带1、真空气囊2、瓶子3和连接绳4,所述腕带1中设有孔,瓶子3通过孔安装在腕带1上,瓶子3的前半部开口处与真空气囊2连接,真空气囊2通过连接绳4固定在腕带1上,瓶子3是前半部开口处小,后半部大的形状,瓶子3内装有水,真空气囊2中装有1.5g固体柠檬酸和2.5g小苏打。真空气囊2采用橘红色的透明材质制作,连接绳4采用黄色的透明材质制作。真空气囊2的容积为0.2L。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腕带1戴在手上,用手捏瓶子3的后半部,将瓶子3中的水挤入真空气囊2中,水、固体柠檬酸和小苏打混合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填充真空气囊2,真空气囊2就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真空气囊2和连接绳4均具有醒目的颜色,便于发现溺水者。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该装置解决了水中气体制造可控的问题,使用安全性高,使用成本低;真空气囊2和连接绳4颜色醒目,便于救援溺水者。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颢宸,未经曹颢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06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