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钢更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61043.9 | 申请日: | 2015-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8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苑新江;陈守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瑞铁电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9/06 | 分类号: | E01B29/06 |
代理公司: | 山东重诺律师事务所 37228 | 代理人: | 刘衍军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钢 更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列车运行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钢更换器。
背景技术
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地面磁感应器,是基于免维护地面定位技术的车载自动过分相控制系统的地面磁性设备。电力机车通过时,地面预埋的自动过分相地面磁感应器,发出相应的信号给机车,再通过车载感应接收器和过分相控制装置,自动完成电力机车断电过分相,以保证自动过分相的安全和可靠。目前,安装在有砟轨道上使用的电磁枕,即在III型混凝土轨枕的一端开梯形槽,在槽内安装固定磁钢,将电磁枕摆放在铁路线路规定的位置,上面铺设上钢轨,电力机车通过电磁枕发出相应的信号达到断电过分相的功能。
有砟轨道使用的电磁枕,更换较麻烦,其更换方式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更换整根电磁枕,因为一根轨枕大概800斤左右,加上磁钢20斤,一根电磁枕的总重量达到820斤,体重较大,搬动很费劲,如果整根更换,有的地方如桥梁、隧道处需要前后拆除共8根左右轨枕上的钢轨扣件,这项工作需要工务部门进行,需要作业人员10人,需要作业时间大概60分钟左右。更换后,供电部门人员需要对安装位置、电磁枕的技术参数进行检测,达到要求则更换完成,如果供电部门检测达不到要求,则需要工务部门重新更换。更换后的轨枕虽性能参数还能再使用,但是由于磁钢的技术参数达不到要求而没有二次利用的价值,最后轨枕和磁钢浪费弃之。
另一种是只更换磁钢。目前使用的电磁枕大部分采用的是磁钢下穿式固定的安装方式,就是在III型混凝土轨枕一端开一个梯形槽,槽底面打一个孔穿透轨枕,磁钢放入槽内,下面用长杆螺栓从孔内穿过,一端与磁钢底面采用螺纹紧固连接,另一端用螺帽在轨枕底面紧固,同时磁钢底面和侧面用玻璃胶、磁性胶进行粘结,达到紧固磁钢的目的。当电磁枕损坏或技术参数达不到要求时,采用更换磁钢的方式,需要工务、供电部门共同配合完成:首先工务部门人员在轨枕底部挖个坑,达到供电部门人员作业范围的要求,供电部门人员负责拆卸,将螺帽用扳手卸下,上面用撬棍将磁钢撬下,再将新的磁钢涂胶放入槽内,用长杆螺栓固定,下面用螺帽拧紧,用专用仪器检测后达到要求,工务部门负责填坑、夯实、铺设道砟。这项工作需要作业人员6人,更换一块磁钢需要作业时间大概40分钟左右。用撬棍撬下的99%的磁钢都已经撬碎,没有二次利用的价值。同时,铁道行业对轨枕下的路基有着严格的标准要求,路基的夯实与否直接决定了列车运行的速度与安全,《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不能随便采挖、挖沟等作业,如有必要,必须经铁路运输企业同意或者签订安全协议,经过严格的、多部门的审批程序,才能进行施工作业。到目前为止,现在这种下穿式的磁钢更换仍是采取整根更换的方式,仍然没有解决只更换磁钢、结合部管理困难等问题。
总之,上述两种方式都存在多部门配合协调困难、耗时费力、浪费资源、高成本等诸多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省时省力、低成本、安全高效的磁钢更换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钢更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由顶板连接左侧板、右侧板组成的“Π”型的套框,以及一由中横板连接前侧板、后侧板组成的“H”型的支架;所述“H”型的支架被套设于所述“Π”型的套框内;所述套框的左侧板、右侧板下部的外表面上,分别水平、纵向设置一左、右转轴,所述左、右转轴上分别安装一左、右拉钩,所述左、右拉钩可绕所述左、右转轴做上下转动;所述支架的中横板上,设置一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可带动所述套框沿所述支架进行上下往复运动。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为一千斤顶,所述千斤顶包括一操作手柄、一回油阀旋钮、一底座、一顶盖,所述底座固定设置于所述中横板上;在所述前侧板中部,开设有第一孔、第二孔,所述操作手柄从所述第一孔中穿出,所述回油阀旋钮从所述第二孔中穿出。
优选的,所述左侧板、右侧板的两竖边及顶板的两横边上,均设置有折边,所述折边分别卡于所述前侧板、后侧板上,使得所述支架被套设于所述套框内。
优选的,所述顶盖与所述顶板内壁的触点旁,设置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穿设一螺纹插销;所述螺纹插销可插于所述顶盖下方的所述千斤顶的螺杆旁,使得所述套框随所述顶盖一同升降。
优选的,还包括一拉簧,所述拉簧一端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中横板上。
优选的,所述顶板外壁上,安装一提手。
优选的,所述支架的前侧板、后侧板底部,均设置有一折边支撑脚。
优选的,所述第一孔为长形椭圆孔,所述第二孔为小圆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瑞铁电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瑞铁电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10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节能塑壳水泥方砖
- 下一篇:铁路轨下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