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布式智能视频识别门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61269.9 | 申请日: | 2015-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0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何仁志;邵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启畅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智能 视频 识别 门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智能视频识别门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现代化办公和生活场所提出了更高层次的安全管理需求,普通的门锁系统和手工出入管理已经不符合现代人的实际需求。由于安防业的智能化和网络化,为顺应智能楼宇、智能小区的发展,门禁系统也必须实现更可靠、更安全和更方便的智能系统。现代门禁系统综合利用了传感技术、数字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实现门禁系统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处理。
目前智能门禁管理系统已广泛用于工厂、学校、写字楼宇、物业小区、商店、金融系统、电信系统、军事系统、宾馆等多种场合,大大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保障了系统安全,智能、安全和高效的现代化门禁系统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它也是现代化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机械钥匙、用户ID+密码以及智能卡等的保护措施存在着丢失、遗忘、复制以及被盗用的隐患,在这种情况下,最新发展的生物识别技术为上述方法的不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由于指纹识别具有唯一性、不变性和贴身性的特点,成为了众多生物识别技术中备受青睐的一个。且随着生物识别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指纹识别算法已达到迅速、准确和可靠的水平,已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现代智能门禁系统的前端信息采集部分。
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指纹单机门禁系统,其采集、处理和识别都在一个控制系统中完成,只适用于小系统和安装位置集中的单位,且通信线路专用,安装好后不易于更换管理中心的位置。在大系统和安装位置分散的单位,单机门禁系统必然耗费较大且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分布式智能视频识别门禁系统,控制器功能简单,而且多个控制器可以连接到一个服务器,提高了门禁系统控制和管理的效率,能有效解决技术背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布式智能视频识别门禁系统,包括互联网和若干ADSL调制解调器,所述互联网与ADSL调制解调器连接,所述ADSL调制解调器连接有路由器,所述路由器连接有交换机,所述交换机连接有门禁控制器和管理中心,所述门禁控制器包括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有指纹采集模块、报警模块、摄像头、存储器、以太网控制器、电源与继电器,所述以太网控制器接通以太网,所述继电器连接有电子门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有语音提示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处理器采用ARM9系列单片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有键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有LCD显示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型门禁控制器是通过局域网传递数据的,管理中心随时可以变更,不需要重新布线,很容易实现网络控制和远程控制,并且指纹的处理和识别可以在运算速度更快的管理中心实现,这样控制器功能简单,而且多个控制器可以连接到一个服务器,提高了门禁系统控制和管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门禁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互联网;2-ADSL调制解调器;3-路由器;4-交换机;5-门禁控制器;6-管理中心;7-微处理器;8-指纹采集模块;9-报警模块;10-摄像头;11-存储器;12-以太网控制器;13-电源;14-继电器;15-语音提示模块;16-键盘;17-LCD显示屏;18-以太网;19-电子门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启畅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启畅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12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